[百家争鸣]秦少游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面:填词深受苏轼影响

爱语录 133 0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后改字少游,诗文词都很著名,尤其是词最为出色,清新婉丽,柔和淡雅,是“苏门四学士”中最优秀的词人,也是北宋婉约词派的杰出代表。  

  苏轼是北宋豪放词坛坛主,秦观却在婉约派中地位突出,因此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秦观虽受知于苏轼,但在词上却受苏轼影响甚微。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就认为:“秦观虽出苏门,并且苏轼也很看重他,可是他们的风格并不相似,他的作品很难说也感染了苏轼的影响。”正是如此,人们论及学习苏轼的北宋词人,也总是举黄庭坚、晁补之、叶梦得、朱敦儒等人,唯独不提“苏门四学士”中最受苏轼器重的秦观。  

  然而,如果真正通读秦观词,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其实苏轼的影子在秦观词里经常出现。  

  秦观在熙宁年间就对海内文宗苏轼十分倾倒,自徐州拜谒之后,他与苏轼结下了生死之谊,数十年患难与共。秦观景仰苏轼,苏轼器重秦观。《宋史·文苑传》中说苏轼曾赞秦观有屈、宋之才。在词方面,苏轼更称秦观是“词手”(刘熙载《艺概》),并也指点过他的词。《高斋诗话》记载苏轼曾批评秦观的词句:“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语多而意少,并举自己词句“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示秦。可见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词的创作,彼此不可能不受对方影响。  

  苏轼和秦观在“元佑党争”中都被贬到当时十分荒远的南方。他们经历相似,思想相近,政治态度更是一致,这使得两人的作品必然有很多共鸣。如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最后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王国维嫌其“凄厉”,苏轼却绝爱这两句,自书于扇上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叶嘉莹先生讲词的时候说:“苏轼之欣赏此两句,则很有可能是因为苏轼也是一个亲自经历了远贬迁谪之苦的人,所以尽管此二句词写得隐曲而且无理,苏轼读之却自然引起自觉的感动。”  

  长期以来,人们把苏轼的词风标以“豪放”二字,实在不能说明苏词那多彩多样的风格。叶嘉莹先生说:“他(苏轼)的作品中,有冯延巳挚烈深沉的执着,有李后主滔滔滚滚的奔放,有晏殊情中有思德圆融,有欧阳修疏隽豪放的意兴和柳永开阔博大的气象……”在苏轼的词集里,婉约风格的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非常出色,被称为“清丽舒徐,高出人表”(张炎《词源》)。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被王国维赞为历代咏物词的最工。《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被王士桢称为:“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被贺裳评为:“不在‘晓风残月’之下。”一句话,苏轼的婉约词成就,即使历史上最正宗的婉约名家也难以超越。  

  周济说:“吾赏东坡韶秀”“韶秀是东坡佳处”。北宋词坛的主流是婉约词,苏轼的婉约词又写得如此之好,“有一种曲折幽微的情思”(叶嘉莹先生语),不可能不对善写婉约词的秦观产生影响。秦观“心堂中一份敏锐善感之天性的资质”(叶嘉莹先生语)与苏词“曲折幽微的情思”无疑是相通的。  

  秦观词以清丽柔婉见长,而“清丽”的风格就和苏词非常接近。苏轼曾为朝云写过一首《南歌子·云鬓裁新绿》,秦观也给朝云写过《南歌子·霭霭迷春态》,两首词都用了宋玉《高唐赋》的典故,苏词说:“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秦词说:“何期容易下巫阳”“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意思接近,风格也类似,只不过苏词是清丽中含空灵,秦词是清丽中含婉媚。  

  秦观的《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末句:“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固然受到李煜《虞美人》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影响,但苏轼《江城子·别徐州》:“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虞美人》:“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意亦近似,同样可能为秦词之本。  

  词史上有些作品,如《点降唇·醉漾轻舟》《点降唇·月转乌啼》,《东坡乐府》和《淮海居士长短句》中都收入了,无法判断作者是苏轼还是秦观,可见两人某些词的风格何等接近!只是由于修养、胸怀之别,秦观的婉约词往往缠绵纤弱,不像苏词清丽中也蕴含风骨。  

  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陈毅说:“东坡胸次广。”可见苏轼清旷风格的词影响之大。秦观多愁善感,心胸不及苏轼开阔,无法真正学到苏轼的旷达乐观,词作的基调经常感伤压抑。但不是说苏轼在这方面对秦观毫无影响,实际上,秦观甚至是有意识地想学苏轼淡化个人得失、放浪形骸之外的洒脱。如秦观在元丰二年写的《满庭芳·红蓼花繁》下阕: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浮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这种表现超尘出世思想的词在苏轼以前很少有人写,秦观显然是受到苏轼的启发。又如元符二年秦观在广西横州写了一首《醉乡春》,有句云:“觉倾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胡仔说:“东坡爱其句,恨不得其腔,当有知音。”  

  但是,由于个性使然,秦观被贬谪后大部分时间消沉苦闷,甚至在元符三年自作挽词。后来与苏轼在海康最后一次相会,他出挽词示苏轼,得到了苏轼的一番劝慰,于是不久秦观仿苏轼的做法,写了《和归去来辞》,并作《好事近·梦中作》,有句子:“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很明显是有意学习苏词的旷达淡远,只是他强作自解,读来更让人唏嘘。  

  苏轼气象恢宏雄伟的豪放词作,同样被秦观所学习,这一点看起来和秦观词风差异很大,似乎不可思议。但《宋史·文苑传》说秦观“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词”“强志盛气”,可见秦观并非有些人说的那样只能写些“小石调”“女郎诗”。请看秦观的这首词: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

  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

  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

  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

  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

  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

  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

  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念奴娇·过小孤山》

  这首词壮思逸飞,境界开阔,无论风格还是内容都明显受到苏轼豪放词的影响,远比黄庭坚的《念奴娇·断虹霁雨》更能继苏轼赤壁之歌。  

  此外,秦观的《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描写仙境的神妙奇美,《望海潮·星分斗牛》写扬州的繁华富丽,《望海潮·秦峰苍翠》咏会稽古迹等,这些词音韵铿锵,意境开阔,“颇近苏词”(杨世明《淮海词笺注》),是秦观学习苏轼的有力证明。  

  除了风格上的师承关系外,在思想内容上,秦词同样受到苏词的很大影响。  

  秦观年轻时曾寄迹青楼,他笔下的女性有很多都是青楼歌妓,与柳永经历相似,但秦观并没有把歌妓当作玩物,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她们”(杨世明《淮海词笺注》)。大部分词语言清新,态度比较端正,所以王国维说:“少游虽作丽语,终有品格。”这一点明显是受到苏轼的熏陶。  

  苏轼也写过不少与歌妓有关的词,但用王国维的话来说,是“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唐玲玲在《东坡乐府研究》中更是

标签: 友谊的句子唯美超短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