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困惑与傅园慧的幸运
父母在等待子女的感激,子女却在等待父母的歉意,言语这把软刀子,害得谁都没等到想要的东西。
演员陈乔恩在一档节目中表示:
“我从小就活在恐惧里,不知道怎么和我妈说话。20岁之前,我都没敢拉过妈妈的手,即便是现在,依然有一道隔阂横在中间的感觉。”
在《十三邀》中,大奖拿过无数的姜文仍有这样的困惑:
“我和我妈的关系怎么都处不好,我说我考上中戏了。我妈拿来看一眼,扔到一边,说你那一盆衣服没洗呢。我不知道怎么能让她为我做的事情高兴。”
孩子们的世界很简单,也很动人。
如果陈乔恩曾被母亲温柔以待,也许她就不需要在成年之后仍旧无法和妈妈自然沟通;如果姜文听过严苛母亲的肯定,他也就无需在年近半百之时,仍最期待母亲的认可。
最悲哀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却伤我最深。
知乎有一个话题叫做,“父母的语言暴力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
一条高赞回答是这样的,“被家人的言语打击带给我的最大影响,是我总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好。在充满爱的氛围下成长的孩子,他们身上那种强大的自信和安全感,是我这一辈子都模仿不来的。”
我想,这位网友所羡慕的就是傅园慧这样的家庭吧!在傅园慧刚进省队时,被其他队员群嘲说,“傅园慧居然说自己是个天才”。
傅爸爸没有打击女儿是痴心妄想,却很认真地告诉打小报告的女孩,“我们傅园慧真的是个天才。”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星猫亲子家园】公众号
在这样积极的语言暗示中成长的孩子,又怎会质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与父母心生间隙呢?
一句不恰当的话,
毁了一个2年级的孩子
明明是新插班的学生,孩子妈妈表示,孩子学习不好,希望老师可以多关注。
课堂上的明明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芒,虽然还有些跟不上课堂的难度,但已经开始融入课堂的节奏,努力和其他同学们一起举手回答问题和互动了。
这一切都是好的迹象,直到他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学完课文后,我按照课标要求,请学生们将课本里的对话随着音乐唱出来,明明却说:“老师,我记不住怎么说,我记忆力是零。”
在我鼓励引导后,孩子依旧是使劲摇头:“对不起老师,我很笨,你别在我身上下功夫了,没用的。”
我很吃惊,为什么一个仅仅2年级的孩子会给自己如此评价?
课后,明明妈妈来询问情况,还没等我张口,她就拍着孩子的肩膀说:
“这孩子脑子太笨,一点学习细胞都没有,在原来学校就总请家长,上课看着听懂了,下课回家一问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是不懂教育,还得多拜托老师您费心了。”
说完还低头问明明,“你告诉老师,是不是这样?”明明的头垂得更低了。
我才意识到,什么才是妈妈口中的明明学习不好的根源?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星猫亲子家园】公众号
是这位妈妈不合时宜的点评、不顾及孩子颜面的批评、看不到孩子优点的消极语言,使得明明从最亲近的人身上得到的全是指责,从而碰到困难,就习惯性地反应为“我不行,我做不到”,患上了心理学中的“习得性无助”。
有一项试验表明,在实际的数学成绩面前,父母倾向于高估男孩的数学能力,因此乐于让男孩参加数学活动,从而增加了儿子在数学上的参与度和兴趣。
与此同时,父母却倾向于严重低估女孩的数学能力,甚至模糊地告诉女孩“数学不是你擅长的,你更擅长英语、历史等文科科目”。
当女孩的潜意识认为自己是一个“数学成绩不好的人”时,自然就会面临着学习数学的困难。
这足以见得,那些不对孩子随意打骂的父母、为了孩子日以继夜拼命的父母,却将消极的语言当做武器,把每一颗子弹都打在了孩子的心上。
奇葩说辩手董靖说,“面对失败,最难过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为人父母应该好好思考,自己说过哪些不合时宜的话,使得“本可以”的孩子,变成了“我不行”。
家长说话切记2个“不要”,
软沟通更高效
第一,不要让孩子承担家长的消极语言,硬沟通要不得。
“我就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孩子,还能再没脑子点吗?”
“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有你这么没出息的孩子。”
无法从自己的焦虑中抽身的家长们重复着类似的声音,但无论如何,孩子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已经足够多。
家长无须再人为用言语刺激来制造负担,使得孩子蒙受压力,不但要对自己的错误烦恼,还要对家长的情绪负责,加重了孩子的困惑。
父母在和孩子的沟通中,要学会“共情关注”,敏感地捕捉到孩子的心思。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应首先告诉他你有多在乎他的感受,多么能够理解他的努力,并表示希望孩子考虑自己的意见,接受自己的帮助,共同改进和进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星猫亲子家园】公众号
假若感觉控制不住情绪要发飙时,不妨先深吸一口气,让家人代和孩子沟通,给自己10分钟的调整时间,理好情绪再出发。
聪明的父母要知道,什么样的语言最有力量。想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请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里。只有家长和孩子多共情,才能有共鸣。
第二,家长不要被“知识的诅咒”困住,软沟通更有效。
当家长们尝试坐下来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时,总会遇到“知识的诅咒”,也就是一旦我们了解某样东西,我们就很难想象不了解它,会是什么样的。
我曾接触过一些国内211、985的大学教授,他们的共同困惑竟然是,不知道如何教才能让3年级的孩子做对一道数学题。
他们给孩子指导作业时,对话时常是这样的:
“——原题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差数是24,那直接把甲乙设置为AB,代入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的公式里不就算出来了嘛!”
“——老师不是这么讲的,为什么要设置AB,公式又是哪来的,你说的不对,我不听。”
为什么高知家长会面临这种困难,其实,这是他们的知识“诅咒”了他们,换句话说,他们被渊博的知识遮挡住了视线。
家长很难体会孩子的困惑,因此同孩子分享知识变得很困难,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家长放低身段,和孩子用软语言沟通,学习做一个学生。
《送孩子去常青藤》一书中的杨丽华老师教育她曾有学习障碍的孩子的故事,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身为大学教授的她,每天都虚心向孩子“求助”,请孩子教她学习当天的内容,以此来发现孩子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然后装作自己不理解,二人一同攻坚,引导孩子一遍遍把知识点搞明白。
长此以往,为了获得妈妈的赞赏与崇拜,孩子总是期待学习新的内容,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和妈妈分享。
而孩子不懂的地方恰好又可以和母亲探讨请教,因此母子之间的良性沟通顺畅无比,孩子的学习障碍就这样化解了。
当家长学会示弱时,沟通会更顺畅,孩子也更有价值感。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给孩子种下一颗相信的种子,孩子就能收获一份自信的果实;你给孩子播下一份挖苦的苛刻,孩子只能得到自卑和质疑。
别以为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是一种娇惯。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你有没有说出“白长这么大了,遇到困难不会自己爬起来?”的高高在上的言论。
在孩子获得成绩时,你又有没有说出“这才哪到哪,这点成绩值得你满足吗?”的打压言语。
你真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吗?还是你用言语刺激,故意给孩子制造的挫败感?
越重的话,越要轻轻地说。因为家长的言语看似简单,实则是孩子心中最重的评价,言语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成败。
而现实却是,家长们把外界所做看的太重,把自己所为看的太轻,妄想只要把孩子推出去让外人教导,自己就算应付了教育这项任务,使得孩子在不断适应成长的苦乐的同时,还要终极一生地和自己的父母较劲。
尹建莉说过,“教育全在细节中,每个看似微小的‘好’、‘坏’细节,对孩子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
你的赞美令孩子喜悦;批评令他反省;嘲讽使他自卑;嘶吼令他恐惧;溢美使他自傲。
那么读到这里的你,到底是想成为孩子身后最坚实的壁垒?还是一边念着“为你好”的咒语,一边拖住孩子前进脚步的枷锁?
别再轻易说出“我不懂教育”这种话,孩子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时不刻陪伴在他耳边的你的声音啊。
标签: 拜托老师多费心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