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经典语录集锦(第82辑)

爱语录 149 0

第三辑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不是“瞎子”就是“跛子,”如果我们能够“相互支撑,就可以干成许多本来干不成的事。享受到更多的成功的欢乐。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有付出才有收获。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心中便涌起一种无言的感动,因为这首歌词道出了人与人应当相互帮助的人生真谛。”至今还不能忘记这样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一位瞎子和一位跛子因不能顺利去食堂打饭而苦恼。后来瞎子灵机一动:“老兄,我背你,你给我引路,咱们一道去打饭,好吗?”跛子欣然应允。于是两个残缺的人合为一个完整的人,成功地吃到了饭。

从这个故事中,我深深地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是何等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瞎子”或“跛子”,如果我们能够相互支撑,我们就可以干成许多本来干不成的事。享受到更多的成功的欢乐。因而接受帮助和帮助别人,确实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一个不肯助人的人,他必然会在有生之年遭遇到大困难,并且大大伤害到其他人。”一位哲人如是说。是的,人是不可能脱离周围这个世界的。你的衣食住行,你的工作娱乐,无不与别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举一动,无不对别人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与人“相互支撑”是社会生活的法则,从而学会助人,乐于助人。如果你撑一把伞给我,我撑一把伞给你,我们就能共同撑起一个完整而和谐的世界。

帮助别人,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付出和奉献,但从效果上看,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获得了人格的提升。况且,有些人因为帮助别人,甚至还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香港“景泰蓝大王”陈玉书先生曾言及他创业初期在一公园漫步时,偶尔碰见一女士和她的孩子在玩荡秋千。由于此女士身单力薄,玩得十分吃力。于是陈先生主动上前帮忙,使她们玩得很开心。临走时此女士留给陈先生一张名片,说以后若需帮忙可以找她。原来此女士竟是某国大使夫人。后来陈先生通过此女士弄到了一张一批运往香港的货物的签发证,从中赚了一大笔钱,由此成为他事业的一个起点。

由此可见,帮助别人,往往也是帮助自己。生活的哲理是:有付出,必有收获;你帮助的人越多,困厄时你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纵观那些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无不是乐于助人、善于借重他人的人。

朋友,如果你想活得成功,请乐于助人。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人好,人必对你好。“走进我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热情就是爱的表情。”生活在一个“相互支撑”的世界里,你会倍感幸福与温馨。

家有好伴,是福气,也是缘份

男女为伴,共度人生,好伴可以安家,好伴可以兴家。

家有好伴,是福气也是缘份。我有这福这缘,让来我家的新朋老友很是羡慕,我虽不敢飘然得意,内心却常存安适温馨,可以放开手脚去写作去工作。回顾二十年的恋爱生活、十五年的婚姻生活,我不由感叹:男女为伴,共度人生,好伴可以安家,好伴可以兴家。伴小我7岁,当我上山下乡在农村摔爬滚打已经7年,她才从县城高中毕业。漂亮稚气,心地单纯,有一个好嗓子,公认是学声乐的好苗子。她跟我相恋,满城风雨,连她父母也说她年轻幼稚上了情场老手的当。她心地慈柔却是坚定异常,认定我为一生之伴。后来我考上大学当了作家,名利之下八方诱惑,面对诸多谣传她不为所动,坚信我会和她相伴一生。作为男人,更重承诺和责任,我比她更加坚定,从不山盟海誓,却可海枯石烂永不变心。伴选定了,家安稳了,一生相伴的日子那么长,如何过又是一种学问。伴选择了家,做主妇管家务招待朋友,把宝贵的时间、宽阔的空间通通留给了我,真让人兴奋又感动,不干出一番事业来,实在有负她付出的真情、做出的牺牲了。那年《北京音乐报》一位友人听了她唱的歌,说嗓音纯正美,若在那位名振全国的声乐教授处进修两年,出道便是名利双收的好歌手。伴听了含笑摇头,说她当了歌手四处演唱,我的书房也不会安静,我们也就伴不成其为伴、家不成其为家,分手便是迟早而已。为家、为孩子、为我这个伴,她远离名利场,笑得那么平静那么自然。我这个家也太难为她了,又杂又乱,来好友来交往来吃饭来办事的亲朋好友,天天不断。有时午饭刚刚开过,门铃又响,闯一拨笑嘻嘻的哥们儿,她又得去厨房重燃炉灶。十多年忙下来,她的饭莱手艺又颇为精道,有人连五星级酒店的宴席不肯去吃,软磨硬泡要吃她做的家乡菜。我嘛,则被宠成只读书只写作只交友的职业作家。惭愧之余,只能一部一部地出书,使全国大小书店书摊多少有我几本书摆着。好伴是前世修来的,是今生寻来的,是福气也是运气。为回报她,我每完成一部长篇小说便和她找个地方游玩散心,把在书房、厨房积压几个月的闷气散个干净。旅行之地由她选,上海也行、广州也行、澳门也行,有时我要顺便办事她也随我,北京也行、昆明也行、长春也行。我们时常双双出现在全国各地,一些初识朋友不知就里,以为我对伴太宠。其实她宠我数年,我宠她十天半月这算啥啊!有时突发玄想:倘若把伴在家主持内务款待友朋的操劳场面拍成录像片公之于众,不知要有好多自以为勤快的女人花容顿失,恨不能拉她一道逃之矢矢。所幸的是,伴很从容很自如,繁忙中自有她的乐趣自有她的寄托。一个正跨入不惑之年的女人,居然显得那么年轻那么漂亮,令相处多年的朋友也惊讶也惊喜。有好奇者三番五次盘问我原由,我绞尽脑汁也道不出来。也许,人世间男女间的事、伴侣间的事,只能凭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吧。能道得一清二楚的东西,再幸福和快乐也要打折扣了。家有好伴,我带着福气过日子写小说,又有部新书在长春全国书市和读者见面。每部书的成功,都属于俩人。

一只方舟两人乘,只有同心

才能划好手中桨

婚姻和家庭好比一只方舟,夫妻两人都有桨,只有永结同心协力,尽力划好手中那把桨,才能使得我们的一叶方舟成为一角尘世里的天堂。

记得在一台以“婚姻与家庭”为题的电视直播节目中,当主持人要求嘉宾说出一个对婚姻、家庭的比喻时,有一位来宾认为婚姻和家庭就像一只方舟,夫妻两人都有桨,就看他们怎么划,把它划向哪里,幸福或悲哀、欢喜或忧戚全在两个人的手中。

确实如此,我想起一次在湖中划船的情景,也许是对这一比喻的最好的诠释。那天,突然乌云密布,暴雨就要来临,正在湖中划船的人们急匆匆地把船往岸边划。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对年轻的夫妻或恋人,有一只船上两个人齐声喊“一、二”,很顺利地向岸边划去;而在另一只船上,可能是因心急,两个人相互抱怨,费了好大的气力却怎么也划不快。

在一个家庭中不存在将军与奴隶之分,谈不上谁支配谁,在两人共有的方舟里,没有船长和雇员,更用不着算计,关键是用你手里的那把桨,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在共处的日子里,固然少不了分歧,有着不同的意愿,假如过于在意并去纠缠,难免滋生出过多的怨气,时间一久就无法做到同舟共济,更谈不上幸福和美满。我们也不要以为婚姻是一桩无奈的义务,只要自己尽心尽职就可美满如意,我们的家庭生活不像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一加一只能等于二,两人的各自努力,假若不能以同心与和谐作为前提,也就难以拥有美满与温馨。

只有永结同心,齐心协力,唱着同一个号子,尽力划好手中的那把桨,才能一起驶进我们所渴望的幸福之境。况且,我们都生活在纷繁多变的尘世,而这只载着我们的方舟就像那汪洋里的一只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上风浪的侵袭,更需要两人的合力抗争和拼搏,方可划着这条小船穿过风雨,驶向我们所向往的境地,握住那幸福与温馨。只要我们能同心并协调一致地划好我们手中的桨,让这承载着我们的一叶方舟成为一角尘世里的天堂,就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

美好的语言使婚姻常青

赞美给平凡的事物和喧闹的尘世,带来温情和喜悦的乐曲。聪明的夫妻,在适当的时刻倾诉激励的语言,能保护他们的婚姻常青不衰。

去年,我和妻子乘车去新英格兰旅游。一天下午,我们把车子停在一户农家门前,买点鲜苹果酒。老农和他的妻子热情地接待我们。

我们饮酒时,老农谈到老两口快满60年的美满婚姻,他说:“美满的婚姻应该是互敬互爱的伴侣。艾尔西喜爱赞美,我常常称赞她。”

这些乡村的哲理,使我想起了奥利弗·荷尔摩斯谈友谊:“令人心悦的相互赞美。”但是,在许多的夫妻中,有谁称赞过丈夫把汽车从交通堵塞中开出来?又有谁称赞过妻子为自己的衬衣缝上一颗扣子?

赞美给平凡的事物和喧闹的尘世,带来温情和喜悦的乐曲,婚姻较之其他方面更是如此,聪明的夫妻,在适当的时刻倾诉激励的语言,能保护他们的婚姻常青不衰。

夫妻二人年复一年,形影不离地生活在一起,彼此会发现对方的美德。如果你在某件事情上很欣赏自己的伴侣,就应当加以赞美。

这种赞美应有具体的内容,不宜说:“这顿饭做得好”,而应明确夸奖你的伴侣哪一盘莱做得可口。如果你的妻子减肥30磅,不要说:“你现在好多了,不那么臃肿了。”最好挽着她的腰说:“你的身材真好,又那么苗条了。”《圣经》说得好:“美好的语言似蜂蜜,甜在心头健在身。”不幸的是,我们常常放过这种使婚姻增色的机会,结果危及了夫妻关系。

我们培植花朵离不开阳光,而赞美就如同是人的心上的阳光,马克·吐温说:“在赞美声中我可以生活下去,”他只是说明,我们常常都需要激励,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我们总是难于发出热情的赞誊。当然,我们谁也不愿做一个阿谀奉承的骗子,假情假意是一种欺骗,而且总会被发现。但是,当我们所爱的人渴望赞美时,而我们却无动于衷,这难道不是欺骗吗?

一位妇女上班时,常常收到丈夫送来的鲜花和表示恩爱的名片,有人对这种爱情的方式有些怀疑。

我妻子艾比则认为:“这位妇女的婚姻一定幸福美满,她的聪明、体贴入微的丈夫,就是要让别人知道他深深地爱着妻子。当一位男子公开称赞自己的妻子,或是一位妇女公开称赞自己的丈夫,那么这种赞誉是宝贵的。”

赞美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既不能长时间无声无息,也不宜急急忙忙,当对方认为你或许已经淡忘了,就在此时表达你的赞美之意,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我听到过一次善于选择最好时机表示赞美的例子:一天,我们夫妇招待一位朋友吃晚饭,餐毕即将告别时,这位朋友对我的妻子说:“我一直想知道你怎样使身材保养得这样苗条的烹饪技术,今天晚上我总算如愿以偿。”这句话使我的妻子兴奋了一个星期。

美好的语言不在多,正如《圣经》所讲:“一句美好的语言,恰似银色画面中的金色苹果。”

耐心训练是必修课

维系一场婚姻的东西很多,耐心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耐心及时整理或清洗婚姻,婚姻的果实便与我们永远无缘了。

我的家乡盛产一种野菜,叫蒲公英,那是长大后才知道的,小时候我只知道它叫婆婆丁。

我喜欢挖婆婆丁,闷了一冬,既可以去春天的野地里撒欢,又可昂首挺胸地凯旋,把野菜往奶奶或妈妈的面前一扔,就大功臣似地躺到炕上等着享用了。

日子总蹦着跳着往前走,后来那个爱撒欢的孩子安静下来,一面挖野菜一面享受春天的空气和阳光;再后来,身边多了一个男孩;再后来,到野外挖婆婆丁时身后已跟个小男孩了,野菜是春天送给人类的第一件礼物,我为什么不和我的孩子一同去领受呢?

春天安营扎寨已毕,被温润的阳光和空气前呼后拥着,正四处巡视,户外已全部是春的辖区。

这一回,春天把礼物藏得小心翼翼,有时在一蓬干草下,有时在一堆石子中,有时在一丛青草里,我们找得眼花缭乱,每一次发现都是一份小小的惊喜。如果春天偶尔打个盹儿,儿子忽然的尖叫声肯定会惊了它的梦。

回家后,剩下的工作就是择洗了,面对那一大堆“春天的礼物”,阳光下的快乐和发现时的惊喜一扫而光。我给自己找来了天大的麻烦,此时的婆婆丁全都懒洋洋脏兮兮地挤在一起,等着我一棵一棵地处理。抖掉沙土,择去杂草和败叶,刮去枯黄的根。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后,那些看起来很肥大的婆婆丁已经很瘦弱了,原本就瘦弱的更加骨瘦如柴。有一会儿非常的烦,想送人或者干脆扔掉,可想一想饭桌上的诱惑,还是忍住了。

最后一道工序是清洗。先要用水充分地浸泡,一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泡开污垢,开始一遍一遍地清洗,直到泥汤变成清水为止。沐浴过后的婆婆丁容颜大改,个个鲜鲜亮亮,亭亭玉立,让人垂涎。

我想起身在其中的婚姻,挖婆婆丁和择洗婆婆丁的过程与恋爱和婚姻多么相似:那时喜欢户外,喜欢在田野上跳跃,在春天的阳光里行走;走进婚姻,多是平常而又平常的日子,被琐琐碎碎的事情填满,那户外的一切就恍如隔世了。

维系一场婚姻的东西很多,耐心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耐心及时整理或清洗婚姻,婚姻的果实———诸如宁静、踏实感、天伦之乐等便与我们永远无缘了。对于未婚而欲婚的人们,耐心训练是必修课,而择洗婆婆丁不失为颇佳的训练手段。

吃饭的时候我补考先生:挖婆婆丁和择洗婆婆丁,你更喜欢做那样?

先生已好久没有时间和心情去野外了,他拿着筷子直奔菜盘而去:我更喜欢吃婆婆丁。

不得了,这样一个没有耐心的人我竟让他进屋,而且放进来10年了。

女人,一道优美的风景

女人要让自己成为一道风景,愉悦自己;男人也要学会赏这道风景,镀亮自己的视觉和心灵。

在动物世界,多是雄性美丽,那开屏的孔雀、猛志常在的雄狮、头上长角的梅花鹿……而人类,最生动、最富魅力的却是女人,她们那银铃般的笑声、优美的曲线、五彩缤纷的打扮,给这世界的美是无与伦比的。

走在街上,男人爱把目光停驻在女人身上,如果身边跟着妻子,他就会小心翼翼,免得遭到妻子的不满或妒意,不信,你就留点心,对面走来一个优雅的女人,那男人十有八九不会视而不见的。一个办公室,清一色的男人,说说笑笑倒是无拘无束的,时间一久,未免少了点味道,而有了女人,就像室内放进了鲜花,顿时春意盎然,男人就会留意自己的仪表、言谈、举止,人们的生态环境就会由此变得越发美丽。

其实,女人也爱看女人。男人看女人是一种欣赏,女人看女人是一种比较。无论走路、乘车、看电影、看电视,女人都爱悉心地观察女人的穿戴打扮、发型、神态,通过比较,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美中的不足。电视里哪个女明星的服装漂亮,没几天就会在街市上流行开来,发廊里出现一种新发式,很快那种发型就遍布大街小巷。听说沿海开放城市的女人不时兴戴金项链了,这消息好像吹了一声口哨,一夜间,女人脖子上、耳朵上的首饰都变成了水晶的了。由此可见,任何时尚、流行、时墩等现象,一般都是从女人身上迅速、直接地表现出来的。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女人们美起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花上几百元买套化妆品,花上几千元买件高档皮大衣,那显示优美体型的紧身衣裤,那显得年轻活泼的T恤衫,女人不断地突破创新,追求各种风格的穿着打扮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女人引导着美的新潮流。女人的美,具有自然优势,她们的皮肤、腰肢、身材,这些都是女人独自拥有的,不是谁都能学的,现代社会多姿多彩,男人的美也开始不拘一格了,留长发的有之,穿花衣的有之,效仿得好,可以增添潇洒之美,若弄得女里女气的,就会令人讨厌,甚至憎恶了。再说化妆,女人五官的不足,可以通过化妆弥补,眼睛小的描上黑眼圈便显得大了,眼毛淡的纹了眉便黑了,面孔黄的抹了胭脂便会红润了,嘴唇苍白的涂了唇膏便会鲜艳了,还有一些美容方法,可使相貌平平的女人,一转眼,变得生动、俏丽、楚楚动人。而男人,别说化妆,就是抹点雪花膏,也让人觉得不大对劲,若涂脂抹粉洒香水,就更让人避之不及了,他们的面孔只能是不加修饰的、原版的。在装饰上,男人的发型、服装的样式、色彩要比女性的简单、单调得多了。即使再开放,婀娜多姿的裙子男人也不能穿,漂亮斑斓的头饰男人也不能戴。过去,苏格兰的男人倒是穿裙子,印第安男人喜欢斑斓的头饰和纹身,如果现代都市的男人也要效仿的话,恐怕留给世人的便只有滑稽了。再想想,尽展人类之美丽的时装模特舞台,也是女性世袭的领地,时下虽有若干男人忸怩其间,给人的感觉都极不舒服,男人们去展示他们的力量、宽容和毅力好了,只有女人,才该尽情享有美的条件、美的自由———这是得天独厚的!

女人整体上是美的化身,而各个女人又有各自不同的美,有的女人天生丽质仪态大方,有一种雍容的美,有的女人温文尔雅举止不俗,有一种悠扬的美,有的女人天性活泼开朗,有一种纯真的美,有的女人不苟言笑顾盼含情,有一种忧郁的美。法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个女人只有一种方式的美丽,但是她可以通过十万种方式使自己变得可爱。可见女人的美丽和可爱是有无限的潜力的,那种内在的修养、气质、能力,以及或温柔、或刚烈、或矜持、或洒脱的天性,流露到言谈举止神态上,就会使女人通了灵气,变得韵味无穷。最近,电视转播了香港评选亚洲小姐的实况,那位叫李妮的小姐,不仅长得落落大方,而且机智过人,她的微笑动人极了,评委提问:“你能否坚持不笑,让我们看看?”她先是紧抿住嘴,做严肃状,可不出一秒钟,便又笑了出来。这不是砸锅了吗?观众不由地为她惋惜,然而谁也没想到她出乎意料地说:“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表情,我为什么要不笑呢?我不仅要笑着生活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和我一样笑得开心、笑得愉快!”这位李妮小姐荣登94亚洲小姐冠军的宝座,是当之无愧的了。

看女人要保持一点距离,离得太近就会大煞风景。犹如欣赏一幅油画,远看很完美,近看高高低低深一笔浅一笔,看不出一个形象来。再完美的女人也是人,太近了都是经不住推敲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倾倒了一个多世纪的人们,是因为她没有作为一个具体的人走进生活,否则生活中不尽是让她做出那种微笑的事情,痛苦、悲伤、忧愁,能使她的微笑不变成苦笑吗?这并不是让女人们远离生活,也不是让男人们远离女人,而是说明,距离使人产生美感,男人看女人不要太挑剔,女人看女人不要太求全。原始森林壮观,可走进去会有毒蛇猛兽;冰川雪原迷人,可靠近它会冻得手脚发麻。男人女人挤挤插插地生活在地球上,无法拉开一定的距离,这就看谁会艺术地对待生活了,女人要让自己成为一道风景,愉悦自己;男人也要学会欣赏这道风景,镀亮自己的视觉和心灵。

因为有人在等待,

所以你一定要挺住

看一个人是否真的关心身边深爱的人,从他是否关心另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最深的爱常常体现在对最简单的事情的细节关注上。

同是28岁的两个小伙子,一个是医生,一个是病人。病人已动过4次大手术,正面临着第五次,原来健壮的小伙儿瘦得骨头上只连着薄薄的皮,连眨眨眼睛、抬抬手都是那么费力,他的血管瘤还在不断地出血,引导管里导出的液体始终是红色的。

凌晨3点,年轻的外科医生做着最后的准备,器械消毒、身体检查。病人在短时间内做了4次腹腔手术,急剧衰弱的身体已承受不住全身麻醉,只能采取局部的浅度麻醉了,而且很有可能再也不能从手术台上下来。这意味着病人在手术中,将清醒地面对自己生死交臂的关头,并承受更多的肉体痛苦。

就要进手术室了,病人年轻的妻子突然扑过来,跪在地上握起手推车上丈夫骨瘦如柴的双手,泪如雨下:“你一定要挺住,要听医生的话,我在这里等你,要乖哦。”她竭力让自己的声音更温柔、更甜美,似乎要以此带给丈夫更多的勇气。外科医生此时双眼有点模糊,他昨天早晨才携妻子度完蜜月回来,下午一上班就接到了这个手术,他因此一直陪着病人,做着手术的准备,未不及回家。他新婚的妻子在家里准备好的丰盛的晚餐,此时早已凉了,但她那小小的失望,比起此时病床前病人的妻子那种巨大的心痛和忧郁,简直就是幸福了。年轻的外科医生镇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在嘴角绽出一朵幽默的笑容,他上前去弯腰拍拍病人的肩头,用一种非常轻松的口气说:小手术,没关系的,再说我昨天才度完蜜月,我这新郎的手,是又有喜气又有福气的哟。他的话立刻发生了作用,他看到病人和他妻子脸上的表情,都分明松弛了不少,年轻的妻子甚至破涕为笑,说:谢谢你。手术的时间很长,也很艰苦,血管瘤的位置十分危险,体积又大,他必须细致而果断地进行大量的剥离缝合。病人的血压一度急剧下降,情况危急,但是年轻的外科医生充满着信心,他知道外面有个女人正焦急地等待着她的丈夫,正如他的新婚妻子一夜未眠,在等着他回家吃饭。是啊,他和他的病人都有着回家的信念,还有什么难关闯不过呢。

上午10点,手术结束了。医生疲惫地拉下口罩,长长地喘了口气,他对那忧心如焚的妻子肯定地点点头,看到她的脸上迅速升起一片笑容,灿烂如春花,明媚如朝霞。医生此时其实并不能保证一切都顺利,那还得看病人自身的抵抗力,但是他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一关,他又年轻,有旺盛的生命力,那么他就一定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年轻的外科医生正和他新婚的妻子甜蜜地吃着早餐,一个电话打到他的家里,是那个女人的声音。她说她的丈夫一天比一天好,已经能坐起来吃东西、人也长胖了。我们怎么感谢你、感谢你的手呢?医生想了想,笑着说:天哪,上次你们耽误了我一顿丰盛的晚餐,不至于现在又要打断我美味的早餐吧,不用谢了,不用谢了。他哈哈笑着挂断电话,在妻子爱意盈盈的目光里,尽情地狼吞虎咽起来。羊有跪乳之恩,乌有反哺之义慈爱孝为先,这不仅是孔孟之道,而且是人类的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因为人都有老的时候。

日本有个民间故事,说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非常嫌弃老人。他向全国发布了一道非常野蛮的命令:但凡父母到了60岁,就得由他们的儿孙们送到一座大山的悬崖上去抛掉,否则将处以重刑。

有一个60岁的父亲,被儿孙们用箩筐抬着往深山悬崖走去。途中他们经过一座黑黑的大森林。这时,60岁的老父亲一个劲儿地用手折断路旁的树枝。孙子问道:“爷爷,您不是要被扔到悬崖下面回不来了吗?干嘛还弄断树枝做记号啊?”爷爷回答说:“傻孩子,我就要被扔下山崖回不来了。我折断这些树枝是为你们做记号呀,为的是让你们回家时不会迷路。”

儿孙们听了不禁放声大哭,他们悲痛地说:“我们怎么能忍心把这么好的老人抛下山崖呢?”于是,他们又把老人抬了回来,偷偷地藏在地窖里奉养着。

后来的故事就是老人如何运用人生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战胜了邪恶,帮助了国家也拯救了国王,而且不仅拯救了国王的身,更重要的是使国王那颗残酷的心得到了净化,使他终于认识到不仅不能遗弃老人,而且应该加倍地尊重老人。其实,那个愚蠢而又毫无善心的国王,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自己也有60岁的时候?到老了他该怎么办呢?

俄罗斯有个小男孩儿,看到爷爷吃饭的木碗上有个洞,才知道是爸爸妈妈特意给爷爷做的一只漏碗。小男孩以为老年人大约只能用漏碗吃饭,于是自己也做了一只有洞的碗。他对爸爸妈妈说:“等你们老了,我就拿这只碗给你们吃饭。”

这就是老托尔斯泰著的《木碗》,它曾给世人以多少深思和警诫啊!

慈爱孝为先,这不仅是孔孟之道,而且是人类的美德。君不见,《黑槐树》里记述的那位生养了五个儿女的母亲,老了,却像皮球一样被儿女们踢来踢去,竟找不到一口饭吃;还有那些将老年父母虐待致死案;将老年人遗弃案;千方百计从财力、物力、劳力上榨干父母亲……这些残酷的事实,在逐渐步入社会老龄化的今天,屡见不鲜。

试问:一个对生己养己的父母都不能孝顺的人,那他又能对什么怀有善心呢?

母亲给了孩子暖洋洋的春天

母亲是佛,但她没有怜悯,没有施舍,甚至不求一束香火,不需一次祈祷。只是燃烧自己的生命,也愿给孩子一个春日的心情。

不觉中,冬去春来,阳光明媚,温风老酒样拂面而来。日日路过河边,眼见着沿河的花园里,高高矮矮的树木都点染上了鲜嫩的绿色,拱出了如米如豆的花苞。冬日里疏瘦的枝条,渐渐丰满起来。度过一个周末,再经过河边时,花苞已经神奇地盛开了。如雪的梨花似无数欢快的蜜蜂簇拥在一起,坠得纤枝不胜重负;海棠树浓密的新叶中探出一簇簇艳红的花蕾,爆出了一团团淡粉的花朵,三色相间,一树的活泼;而那被文人墨客吟诵了千百年的桃花,更让人想起那倚门而立的美妙少女……

沿着河边走下去,一树白,一树红,一树粉……一树树的花织成一条美丽的彩带。让人在寒风中龟缩起来的沉郁的心,如蜕化出的蝉翼在瞬间舒展成春日的心情。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人要去远方拜菩萨为师。路上遇到一位禅师,禅师对他说:与其拜菩萨,不如拜佛。并告诉他:当你回到家,看到有个人披着毯子,反穿着鞋来迎接你,那就是佛。那人遵禅师的嘱咐回到家,已是深夜时分。他的母亲听到儿子的呼喊,立刻兴奋地跑来开门。匆忙中母亲没来得及穿衣服,只披了条毯子,拖鞋也穿错了。见到冲出门来的母亲,儿子顿时大彻大悟。

几年前初冬的一天,我随一单位去慰问一户困难家庭。去前听说那户人家有一位老母亲和一位残疾的儿子,便想像着那个被不幸摧残的家庭会是怎样一种杂乱沉闷,令人怜悯的景象。

当女主人的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不觉有些暗自惊讶。她面容清癯,却精神矍铄;衣着俭朴,却干净整洁;就连满头的华发也梳理得一丝不乱。进了屋,更令我吃惊不已。屋里的陈设很简陋,但窗明几净,不见纤毫微尘;水泥地面光洁如镜。见到女主人的儿子时,我感到的已经是心灵的震颤。她的儿子是一位年近五旬的中年人,他相貌有些丑陋,身高只有一米多点儿;他面容清瘦,可能是很少出屋的原因,脸色青灰中透着苍白。但他的脸上同样洋溢着一种善良的明快。使我感到意外的是室内悬挂的几幅工笔画,竟出自那位身有残疾的儿子之手。那画颇有功力,绝非信笔涂来。即使常人没有一二十年的磨练也很难达到那种水准。他所画的仕女图,形象清丽端庄,色彩鲜艳明快,背景多不设色,一片洁白,让人感受出作者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自身处境平和的心态。母亲介绍说,她的儿子从小就喜欢画画,没有人教,便自己学。现在倒是常有人上门求画,附近的部队举行军民共建联欢会,也常常请她儿子去现场做画呢。母亲讲述时,眼睛中放出兴奋的亮光,很为儿子自豪。春天给了生命盎然的生机,母亲给了孩子暖洋洋的春天。她没有怜悯,没有施舍,甚至不求一束香火,不需一次祈祷。只是敞开宽大的胸怀,让孩子走遍天涯,都能感受到她的关爱;只是用温暖的手牵着孩子,领他从生命的寒夜走到灿烂的阳光下;只是燃烧自己的生命,也要给孩子一个春日的心情。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

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世,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做好准备,与人方便实际上是为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打下基础。

父亲从乡下初来城里的那段日子,我对他很是厌烦,不为别的,就为凡事不尽的罗嗦与唠叨。假如我买件名牌服装下顿馆子,他总说我拿血汗钱打漂漂,道是“成家子,粪为宝;败家子,钱如草”。便摆布他在乡下的境况是如何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再三告诫“丰年要当歉年过,有粮常想无粮时”。你打麻将说你玩物丧志,你上舞厅说你不干正经活,送礼走门子不地道,办事端架子太可恶等等,话茬一个接一个,道理一套又一套,直把你嘀咕得脸烧耳麻,心烦透了。

对于父亲的“老皇历”,我实在心有抵触,常常只能以“都什么时代了”相抵挡,不欢而逃,久而久之与父亲有了一条难以融通的“代沟”。“我行我素”与“苦口婆心”尖锐对立的结果,便使得我和父亲的关系一度紧张。

然而生活中的一件事,使我终于对父亲开始信服甚至崇拜起来。单位评职称分下有限的指标,圈中人便立时拉开架式“杀机四伏”。我自然也打算“当仁不让”,决心据实力争。不料父亲得知此事,好歹要我让让,说勾心斗角万万使不得。父亲说:“敬人如敬自,落人如落己。争啥呢?”我不大以为然。这年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不争是傻瓜。可是父亲死活扯着劝着,什么“让人一寸,得利一尺”,什么“一争两丑,一让两有”,这般硬磨软泡,我也就锐气全无,只能顺其自然了。却不料到头来争得硝烟弥漫的人却两败俱伤,指标最终落在了我的头上。

这的确是一次不小的震动,使得我重新看待和审视父亲平日的诸多责备。想一想,哪一句不是真话不是善言呢?做儿女的,我们往往操持着时代的骄矜,拒绝接受父母前辈施以的传统文化,以为一句“时代不同了”,便可有足够的理由去信马由缰地折腾,实在是青年一代的意识误区,也是划开两代人之间鸿沟的主要因素。这一次猛然醒悟之后,我不仅不再厌烦父亲的“罗嗦和唠叨”,甚至有时主动讨求某些策略,我和父亲的关系竟也意外地融洽起来。

理智地想一想,父亲前辈对事物的认识,何尝不是他们数十年生活经验的总结,他们的处事哲学又何尝不是风雨生活的直接结晶呢?所以他们的话,不管你爱听不爱听,大都堪称金玉良言,甚至是真理。纵然时代变了,但生活的本质不会变,比如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勤俭的褒扬、对正义的向往、对忠实的崇尚等等,这些,永远是人类生活的主旋律;变来变去的,只不过是生活的形式,而恰恰是在形式的变更中,我们沾染了如许的浮躁与骄奢、玩世不恭与得过且过。而这一点,前辈的观察或许更为真实又接近本质,能对我们给予及时提醒与修斫,实在是益莫大焉。

俗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话不妄。生活中有多少“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的年轻人常常不是“上半月吃肉下半月喝粥”吗?诸如“害人如害己”、“贪心可坠命”之类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于此,常听老人言,或许算得上人生一大益事———凡事直接从智慧与经验的高度出发,也就能剔除不必要的弯路与歧途,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常听老人言,应当成为青年一代所推崇的德行,因为这不仅是我们修正自身的良好参照与契机(尽管有些话还需我们辩证地检测和取舍),更是我们理解前辈的孜孜苦心———在“代沟”之上架起一座心桥的可靠基础。上帝不让我走,

我就要尽力欢喜地活下去

养儿何须防老,这种豁达的人生观,是大智慧大勇气的表现。人应当依靠自己,所谓的父子之情,讲的都是人情。

屠格涅夫写过一个著名的中篇小说《父与子》。记得我还是刚入大学时。曾囫囵吞枣地读过一遍。如今,内容忘了,只有标题还牢牢记着。这多半是因为,在我的心目中,这书名本身就算得上是有永恒意义的主题了。

对于人类来说,父与子的关系是普遍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域、时代和人群当中,这种关系的内涵又不尽相同,它们在特定社会、文化中的意义也不一样。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于各自的生活方式会有一种不可理喻的偏爱,那不独是由于习惯的缘故,更是信仰使然。因此,像父与子这样一种习见关系中的陌生内容,不但会引发人们的新奇感,而且还会唤起人们情感上色彩鲜明的回应。

父子之间直呼其名,乃至于诸多方面的平等相待,这虽然不是我们的传统,但已渐渐有了些平等意识(也许只是“宠子”的一种副产品)的现代父亲们看来,也未尝不可接受。不过,另一些西俗,比如下馆子吃饭,要弄清是老子还是儿子付账一类,则又当别论。我们时常讲西方社会中人际关系冷漠、老而无靠等等,表面上是在揭露社会制度的弊端,骨子里却未尝不含有道德上的非难。

评判一种制度的优劣倒也罢了,牵扯进评判者的道德好恶就难免有点说不清楚了。

台湾女作家三毛(陈平)曾旅居北非的加纳利群岛,与一群北欧和德国的退休老人为邻。她原以为会感染他们的寂寞和悲凉,却没想到在他们中间看到了希望与信心,发现人生的尽头也可以再有春天。下面是她与一位前一年死了太太的老人的对话:

“您不想您的太太?”

我刺他一句。

“孩子。人都是要走运这路的,我当然怀念她,可是上帝不叫我走,我就要尽力欢喜地活下去,不能过分自弃,影响到孩子们的心情。”

“您的孩子不管您?”

“他们各有各的事情,我一个人住着,反而不觉得自己是废物,为什么要他们来照顾。”

说完,他提了油漆桶又去刷他的墙了。

养儿何须防老,这样豁达的人生观,在我的眼里,是大智慧大勇气的表现。(《这样的人生》)生育是家庭传统的职能,今天多半也还是如此。不过,西方人对于生养子女的看法与我们的看法不大一样。至少在他们,“养儿无须防老”。当然这句话的正确意思只是说,生育不是为了“老有所养”。事实上,西方社会里许多老人是以独立生活为荣的。而在这种做法的后面,又有许多相关的价值、态度、看法做基础。首先在他们心里,不管他们是不是意识到了,一定隐伏着这样的信念,就如那句老话所说:汝当自助。

人应当依靠自己,老人要依靠自己年青时挣下的积蓄,年青人则靠自己现在的劳动。子女一届成年,就要离开父母,自食其力了。父母没有义务再扶助他们。因为在法律上,他们是完全平等的人,有权支配自己的一切。如果事涉钱财,那就是如同所有人之间的平等交易,子女也像父母一样可以做对方的债权人。说到此处似乎应该打住了,因为把交易、债权人一类全无情义色彩的法律术语放进诸如父子一类关系当中,那是我们在感情上绝难接受的,更不用说把这方面的纠纷公诸于众,拿到法庭上去解决了。

自然,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这里说的是西方人,并非中国人,而西方人日常的言行举止不同于我们,那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行为标准。因此,我们应当先就假定,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像我们的一样有着道德上的正当性。这样,一种在我们是根本无法接受的行为,至少是可以理解的了。就说父子关系的问题,我们与西方人观念的不同,首先是因为我们对家的看法不同,是因为实际上家的组织原则,在我们和他们那里原本就大异其趣。

费孝通先生云: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中,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暖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乡土中国》)西方人立国立身,都由权利问题入手,这确是问题的关键。家庭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也贯穿了权利的原则。丈夫有丈夫的权利,妻子有妻子的权利,父母有父母的权利,子女有子女的权利。人与人的关系,在许多问题上是靠着权利来界定和调节的。因此,子女成年后仍住在父母家里要付膳宿费一类情形,无论在我们看来是如何地不近“人情”,在西方人却是“合情合理”的。

与西方社会的家相比,我们习见的家,从来不是界限明确的团体。家庭成员的资格更不靠权利界定。毋宁说,我们的家是一种伦理实体,人与人的关系是靠伦理来维系的。这样一来,父子之间便生出一种恒定不变的神圣关系。虽然今天这类关系已经被淡化了许多,但这种关系本身毕竟还是中国式的。所谓父子之情,所谓天伦之乐,讲的都是人情而不是权利。因此我们对于西方人的做法往往难以理解、接受,甚而提出道德上的责难。

自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能够理解的东西来必是正确的。其实这类问题原本无所谓正确与否。褒扬也好,责难也好,实际都是道德上的偏见,或者说,是部分人类的部分经验。这些经验虽然真实,却不能够普遍地适用于全部人类。因此,置身于种种不同的道德选择中,我们必须学会宽容。

因为宽容,于是有理解,有沟通。在像今天这样一个已经联成一体的世界里,这些是绝对必需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和别人的道德观。这一次,不仅是为了和睦共存,而且是为了共同对付人类面临的困境。这里,问题不在于确定某种行为在道德上是否只有正当性,而在于寻找一种更合理的生活方式。当然这是极其困难的。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不失为生命尽头温馨的慰藉,但是同一块土壤还滋生出泯灭个人的孝的宗教,培养了八旗子弟式的社会道德。相比之下,建立在权利基础上的道德观显然有益于培养个人的自强自立的进取精神和责任心。只是,一味强调主观权利也可能酿成社会的灾难。人类的健康发展,既要有进取与搏击,又要有和谐与安宁,要有一视同仁的公共道德,同时又不缺少人情味,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社会,如果这样一个社会真的能够实现,相信每一种伟大的文明都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

如果你想得到帮助,

老人的话是最有份量的

来到这个社会,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你的一举一动都得谨慎,对待人生要严肃,对待生活却要微笑。

欢迎你,孩子。欢迎你来到这个现实社会。

摘下校徽,扛起行李,来到这个社会。在这里,没有寒暑假,没有起床铃,没有课间操,也没有考试,更没有关心你的辅导员。

你们在学校里获得了毕业证书,但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你们是没有学习过的。在学校,你们遇到难题,可以找老师,他会尽心尽力地辅导,而在这里,也许会有同事的帮助,但一切事情则更取决于你自己,因为别人再没有辅导你的责任和义务了。

跨入这个社会,看到了其错综复杂,你也许会感到一丝恐惧。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你看别人不都做得很好吗?你可以读读斯给他儿子雷欧提斯的那番离别忠告,那是一个父亲的话。找一个老人谈谈,你肯定会得到一些人生教益的。来到了社会,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一定要记住: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一个成人了。你的一举一动都得谨慎,别人不再会把你当一个学生来看了,而是作为一个大人。

也许你不喜欢分配给你的工作,而想得到另外一件称心的活儿。孩子,千万不要认为怠工或大吵大闹,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实适得其反,没有一个正直的人会向胡闹妥协的。你可以一边做好安排给你的事,一边钻研自己所想做的。有了一定的成果,或许会得到调动,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一心一心意地做分配给你的那份事吧,世上许多事都是逼出来的。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

你是大学毕业生,别人会抬举你,千万不要因此而自傲,不要欺骗那些善良的普通人,要学会做一个普通人。茶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你是年轻人,会有年轻人的许多缺点。对于长者的批评,要认真考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要谦虚点,没有人真正看得起吹牛皮的人。

下班后的时间,不要全花在玩乐上,你注意了没有:那些优秀的人是不会泡在俱乐部里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先进而其他人平凡的原因。

说到爱情,那是你的幸福,但作为你的父亲,一个过来人,给你的只是一个提醒。如果有人来敲你爱的大门,一定要沉住气,先问一声:谁呀?然后打开一条门缝看看是谁,不要轻易让一个陌生人闯入,也要避免一见钟情,也不要和自以为是公主的女孩子约会,因为公主是要住皇宫的。要有自己的朋友,但朋友不要太多,多了就不亲了。有两三个肝胆相照的挚友足矣。交朋友的最好方法是去分担他的痛苦和去分享他的幸福。

我们这个社会是重视孝道的。尊重老人,往往被看作品德高尚的行为。你要知道:如果你想得到帮助,老人的话是最有份量的。

每个人都会有懒惰、孤独和忧愁,要学会忍耐,不要将一切都挂在脸上,不要惊慌失措。这样,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成熟和自信的人,一些重要的事就会落到你肩上使你显得重要。

休息日,尽量出去旅行观光,一是可以轻松自己的筋骨,再则可以扩大视野,还能增加对生的热爱。但不要花很多钱,买那些粗糙的纪念品。出去时别忘了带上雨伞。买一个小闹钟放在枕头旁。6点起床,去搞长跑锻炼。这样做,不仅对你身体有益,也能增强你的恒心和耐力。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入时些,但不必花里胡哨。一个人的衣着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程度,要注意颜色的冷暖搭配。

同别人讲话要言简意明,不要咬文嚼字,千万不要一边吃一边说。

或许别人邀请你做客,别忘了送一件小小的礼物,不要不好意思拿不出手,中国有句俗话:礼轻情义重。如果他们有了孩子,最好是给孩子买一件玩具或文具,喜欢孩子的人往往是被亲近的人。

不要贪小便宜。任何大削价其实都没有降价,任何人都不会眼睁睁地做蚀本生意的。别人说得越好听,你越要留心,只有虚假才需要美丽的谎言来掩盖。

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还,也要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借给别人,不要怕别人损坏你的东西而犹豫,别人也会像你一样来谨慎地使用借来的东西的。

孩子,凭着你的明智,你是能够适应这个社会的。对待人生要严肃,对待生活却要微笑。

到这个社会来吧,我的孩子。社会和我都欢迎你,并因为你而骄傲。

父母的养育之恩需我们终生报答,

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年老的时候

可怜可怜生我们养我们的母亲!俗话说:冷食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我们不能从别人的痛苦中找到快乐,甚至是一个陌生人。

母亲走了。憔悴的面容、瘦弱的身躯,母亲就这样流着泪走了。母亲是来做奶奶的,母亲是来做婆婆的,母亲是来做母亲的,可高兴而来的母亲没过几天,就感受到奶奶难当,婆婆难当,母亲难当,无奈地伤心而去。

妻子,我想对你说,这就是在我们的儿子刚来到人世间那些喜悦的日子里你所导演的并不令人快乐的闹剧。母亲是满心欢喜地从遥远的山村赶来的,由于途中晕车,到后略感身体不适。妻子你无论如何不该说:让你来侍候我,你却有病,你走吧!母亲走时跟我说起这些,声音哽咽浑身颤抖,而又叮咛我不要对你表现出什么。我们住高层楼水压不足,临走那天,母亲照例半夜起来把水缸接满水。黄昏时在阳台上我难过地哭了,哭我愧对母亲,哭我进退两难,哭你不通情理!无论在此之前还是在此之后,我们争吵的次数并不少,你竟埋怨我没有作好中间人。然而事实是你直接以尖酸刻薄的言辞对母亲发难,我的解释是多么苍白无力多么自欺欺人!而你提出问题本身,足以令人吃惊,作为丈夫为了妻子作为儿子为了母亲,有时进行调停斡旋的无奈之举,竟成了你向母亲发准的盾牌。

妻子,你曾经多次向我说起你嫂子对你母亲的不敬,你气愤至极。而现在你呢?却正在扮演着同样的角色,这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吗?你为什么就冲不出这个世俗浅薄的怪圈呢?难道就这样代代因袭人人重蹈地恶性循环下去吗?我甚至有个怪念头:难道是因为世上最伟大的母爱占据了女人那本该更宽广博大的爱的胸怀,就使之对于其他过于吝啬了吗?每当我看到你对儿子那琐碎到家的喋喋不休的关爱,想到你对母亲的冷漠和鄙视,反差之大令我厌恶,令我作呕。妻子,我想对你说,可怜可怜母亲吧!你的蔑视,你的冷若冰霜,对于母亲来说没有比这更令她伤心的了。母亲没有文化,母亲是山里来的。但请你记住:我是农民的儿子。妻子,如果你对母亲没有热爱和尊敬,那就可怜可怜母亲吧!哪怕像对待一个陌生人,不卑不亢不冷不热,但也绝不能声色俱厉横眉冷对。俗话说:冷食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对母亲说句温柔体贴的话吧!哪怕是虚情假意,我也向你表示无尽的感激。

妻子,置身于这样的家庭氛围,你是否得到了欢乐和满足?而我坚信:不能从他人的痛苦中找到快乐!你说我言语渐少,很少和你一块儿上街,你感到压抑,而我更是如此,一次次的不欢而散,母亲的眼泪、你的刁蛮总在我脑海闪现,有什么欢乐可言呢?我愧对母亲,我愤怒我无奈,我有什么心情与你同行呢?我难于接受这样的事实:和我同床共枕的人竟然如此不通情理,缺乏爱心!妻子,你如果对我有情,那么对生我养我的母亲就不该无义。母亲是卑微的,作为儿子的我也是卑微的,既然你感到厌恶,那就请你离我而去吧!我不能让母亲的晚年在孤寂、白眼、痛苦中度过。你可以没有婆婆,但我绝不能没有母亲!

妻子,我想对你说,家庭本该是宁静的港湾,令人感到温馨轻松愉快,可我们这个家如何呢?每次母亲来看我们,我的心总是提到嗓子眼儿,生怕你说出伤害母亲的话来。而你总是无所顾忌,或背着我向母亲发难,之后便是我们无尽的争吵,这样的生活,我已经感到厌烦和心灰意冷,我很累,我心力交瘁,我需要解脱。妻子,我们不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对于一些事情应该好好想想。难道母亲老了,就该向儿女乞求恩赐和施舍吗?

妻子,我们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我们终生报答。能忘记,我们也有年老的时候!

莫为儿孙做马牛

“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要养成他们有耐劳作力的体力,纯洁高尚的品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生潮流的精神,也就是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爱得有方,爱得得法,却又颇为不易。

据报载:1997年7月10日,湖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某因受贿220万元,被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张某在“最后陈述”中说:“我不是出于自身贪婪、追求享受而接受礼金的。我所受的17笔礼金全都给了我的儿子办项目,给了我的女儿、我的妻子,我自己没花一分。”这种为了孩子而毁掉老子的人生悲剧并非只此一例,实在值得世人深思再三并切实引为鉴戒才是。

鲁迅先生在一首诗中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们共产党人也是人,自然也有人间的亲情、世上的友情、夫妻的爱情等等。自家妻儿老小在工作和生活上遇有某些困难,给予一定的帮助解决,以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与义务,这是完全可以理解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共产党人,在帮助解决问题之时就必须注意把握好“度”:一要遵纪守法,不干违法之事;二要量力而行,不干非分之事;三要注意影响,不干失格之事。倘若置此三条于不顾,对子女的要求不问正当与否,合法与否,妥帖与否,一律来它个有求必应、每事必办、凡难必解,势必会种下祸根。张某为孩子捞“票子”而弄得家破人亡的悲剧,就再一次为此提供了佐证。

其实,真正会爱孩子的人,除了物质上的必要满足之外,更多的则是从政治上关心孩子,从思想上帮助孩子,使其多学习、多养德、多自立,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而不躺在父辈提供的“安乐窝”里睡大觉。教孩子学正道、走正路、干正事、做好人,才会使其终身受益,健康成长。在这方面,革命导师、革命先烈已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毛泽东送子到农村劳动,后又送子参军作战;周恩来教育侄女扎根边疆,自立自强;陈毅给长子四说革命史,激励磨炼成才;江竹筠在遗书中教育儿子要以建设新中国为志,完成父辈的未竟事业。这些感人肺腑的教子故事,仍然值得今天的家长们好好学习,天天实践。

马克思说:“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如何教育是好呢?鲁迅先生的回答是:要“养成他们有耐劳作力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生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纵观当今世界,培养孩子自立于世的能力,锻炼孩子经受磨砺的耐力,鼓励孩子勇于竞争的心力,已成为世界性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倾向。

曾是美国总统福特还在任时,他女儿苏珊念大学期间,经常到通讯社等部门搞杂务和摄影报道,用此收入补充自己的学习费用,而不是完全依赖当总统的父亲。芬兰一位总理的女儿在瑞士上学,由于瑞士物价比芬兰高,父母给她的只够费用的三分之二。为了弥补三分之一的不足,在业余时间里她就到饭馆去帮着刷洗餐具。在日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学生都是勤工俭学的,即使是十分富裕的家庭出身的孩子也不例外。面对此情此景,那些想为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们又该做何感想呢?

古人讲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无数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人民大众的“孺子牛”如果只为儿孙做马牛,其结果多是不妙的:既害自己,又害儿孙;不是家破,便是人亡。因此,现代做父母者实在应该从张某一案中吸取教训,多教子女自立术,“莫为儿孙做马牛”。

标签: 人生哲理的句子经典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