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知行观有哪些句子

爱语录 140 0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希望弟子要“讷于言”,“敏于行”,少说多做。孔子-“学而知之

孟子的“行有不慊於心,则馁”

宋儒程颐“人既有知见,岂有不能行?”《二程遗书·十七卷》,“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同上,十五卷)

朱熹-的“知先行后”的学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 班级:08-2 姓名:刘静 学号:0871120212 学院:外国语学院  知行观,即认识论。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总是被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知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所谓“知行观”一直贯穿于中国哲学史的始终。

  在《左传》和《尚书》里就已经讨论过,“非知之艰,将在行之”(《左传·昭公十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尚书·说命中》)都是从知行的难易来分析二者的关系。自“知”和“行”这对范畴出现以后,便为哲学家所接受,并不断赋予新的含义。知行观在隋唐时期被突出出来,到宋代以至明清,更成为哲学家讨论的重要范畴。

   先秦诸子里,孔子的思想对后世自然有着最大的影响。不过孔子本人对“知行关系”直接讨论得并不多。作为教育家,他主要谈“学”与“知”的关系,但有些言论也涉及到知行关系。比如,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希望弟子要“讷于言”,“敏于行”,少说多做。  之后有孟子的“行有不慊於心,则馁”知行观,他的知行观,一方面取消了“行”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又无限扩大了人的主观意识作用,因此,孟轲的知行观实质上是一种先验的唯理论的消行以为知的观点。

   到了宋儒程颐那里,他摆出了一个接近于常识的错误。“人既有知见,岂有不能行?”《二程遗书·十七卷》,“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同上,十五卷)。这些片言只语都是一个意思:人有一个行动,必然是因为有一个心理上的原因。

  知道得多做得多,知道得浅,做得少。  朱熹是唯心主义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唯心主义宇宙观,始终周敦颐和程颐的理气思想基础上,糅合儒家,道家,佛家,而提出和建立起来的。他以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基础,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进一步明确的划分了所谓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

  后来,朱熹又着重发挥了程颐的“以知为本”,“识在所行之先”的思想,系统而全面的论证了“知先行后”的学说。他认为,在知行两者之间的关系中,知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知先行后是一个不可怀疑的真理。其次,他提出了行重知轻论。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知行统一观,由于他既说明了人的认识只有来源于人所固有的天理,又强调了践行封建伦理道德义理的必要性,重要性,而更加适应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

   宋明理学中,与程朱的宏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对峙的,是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王守仁,他极不满朱熹的“知先行后”说,他认为,如果像朱熹那样把知行分为先后,其结果必然是使知行支离为二,不能统一了,所以,王守仁认为,知对行来说,知是主使,行对知来说,行是知的功夫,表现。

标签: 三观超正的温柔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