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明中,东方文明为什么没有产生拟人化宗教。

爱语录 116 0

东西方文明中,东方文明为什么没有产生拟人化宗教。

东西方文明中,东方文明为什么没有产生拟人化宗教。

         各大宗教中,基督教(便于表述,犹太教、天主教、东正教等都归为一类),伊斯兰教,都是是拟人化的上帝为核心,世界是由上帝主宰,人是照着上帝的样子做的,上帝会因你的信而感应感化。

         佛教,是以人的长生不老为目标,从而演化出如何长生不老和因果循环,生生不息。通过因果循环实现人的往生和生生不息,通过修道实现不同级别的往生的能力提升。

         道教是中国历史上的,用道教所认为的“科学”的方法(炼丹、辟谷、打坐等)来实现人的长生不老,羽化登仙。

         欧洲没有形成成型的宗教,但是希腊文明中的宙斯神等。跟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本土教类似,信奉各种神力。希腊文明形成了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文明,精神文明,哲学文明。

         那么,在东方、古中华文明中,为什么没有生产拟人化的上帝?!

         其实,看中华文明中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大家仔细看,都有《易经》的影子,所以,《易经》也称万经之源。无论是论语,老子,孙子兵法,以及诸子百家,都从易经的爻辞中可以看出端倪。其实,也对,文化不可能无源之本,诸子百家,不可能没有缘由就一下子爆发出来。《道德经》之高深,但仔细阅读,寻根究源,是一种对天地人三才的阐述,是一种对易经的理解和论述。《论语》的很多言语,都在孔子写易传中有企及,一脉相承。

         那么,中华文明是怎么看宇宙的呢?从伏羲女娲开始!那就是:

         天(乾)、地(坤)、日(离)、月(坎)、风(巽)、雷(震)、山(艮)、泽(兑),已定。也就是八卦已定。宇宙确定就是这个样子,人是在宇宙中活动的。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也就是说,天地乾坤是一种存在,他不会为人去改变什么。所以,老子的道德经中有“无”,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控制着宇宙,但不知道这股神秘的力量是什么,他也不会为你“人”做任何的改变,所以,老子称之为“无”。这种“无”是一种客观的,不可知的客观,老子也称之为神、上帝。其实,基督教中称之为上帝,耶和华,耶和华中文就是“我就是我”,一种不可知的“无”。但基督教中的上帝是拟人化的,有情感的上帝。而中华文明中的上帝是没有情感的一种客观存在的“无”,无中生有,两仪、三才、四象、八卦。

         所以,中国文明从一开始,就认为宇宙是客观的,他是神秘的,但是客观的,规律的。不会因人而改变什么,人只能在这种客观中,改变自己,优化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好。也就是大道自然,天人合一。

         八卦演绎了宇宙,显然八卦不够,再有天干,也就是天体对地球的干扰与影响。再加上地支,也就是地球支撑的不同时点对三才之一的“人”的影响。八卦,天干、地支,再有五行的五种性态的相生相克,形成了系统化的唯物客观。在这种唯物客观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人”,所以,“人”要遵从、服从、顺从这其中的客观性。人去适应宇宙,人去适应环境,人去适应客观。选风水、时辰、都是为人选定适合你的客观,从而让客观辅助你人达到人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这就是中华文明中的宇宙观逻辑,那么在这种逻辑下,就很难生产出拟人化的,带有感情色彩的上帝出来。因为,中华文明的宇宙观认为,上帝是客观存在的,“无”是一种客观存在,他什么也不会改变,他就是他,他就是那个样子,他以天下万物为刍狗,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一视同仁。在这种宇宙观下,自然产生不出基督教中拟人化的上帝,带有丰富情感的上帝来。

         所以,在这种宇宙观下,中华文明的重点用在研究“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理、道德、价值、人生的意义。所以,就产生了诸子百家,都是在研究人如何在宇宙下活动,如果管理人,发挥人,运用人。以及最终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儒家文化,鼓励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安邦治国平天下。总之,都是研究人的价值,人与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因为天地已定。所以,东方文明是以宇宙已定,以人为中心的儒家文明。而西方,则是人与天交互感应的宗教文明。

         另外,大家发现一点,宗教的产生都是相对贫瘠的土地和社会。有人说过“散兵坑中没有无神论者”,就是说人在无望,绝望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渴望神力助之。而中国社会,自大禹治水后,中国社会就很早进入农耕文明,可以说是丰衣足食,从春秋战国时期看,人们就仓廪实而知礼节了。人一旦吃饱喝足,他对神力的渴望不会那么强烈,而更多的是渴望美好生活的永存,所以,中国本土产生了以养生和长生为目的的道教。

         其实,在中国文明中,产生过一个宗教,那就是王阳明的“心学”。只是因为王阳明是进士阶层,高级知识份子很难说自己是神,是神的使者,是先知,他在龙场得道,其实和上帝给他默示开悟是类似现象。王阳明的心学,是说上帝存在你的内心中,“致良知”,良知都在你的内心,你需要一层层剥开,让自己的良知越真,越深。让你自己越完美。而基督教是讲上帝在天上,你信他,按他说的去做。心学是说,上帝在你心中,你去致良知,按照致良知去做,知行合一。

         一个是在外界,你信而行,一个在你内在,你掘而行。当然是掘而行更难一些,因为没有标准,谁也不知道掘到哪一步了,掘到什么程度了,掘无止境。

         人都是偷懒的,佛教中讲得修炼,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越来越难,努力了能否达到都不知道。心学中讲的致良知,致到什么程度,什么是最深的良知,不知道,也没有标准,也没有止境。道教更是,要辟谷,要清修,都很难,能不能羽化都不知道,也很少能达到。自然,人偷懒就懒得这么累,这么难了。

         所以,人就需要一个简单的方式,就是上帝在那里,我信你就好了。最终,宗教都形成了符合人懒这一特征的大众化的以信为中心的信仰,这样才更容易传播和接受。

         东方,形成了客观宇宙观下的社会文明。西方,形成了天人对话感应的宗教文明。

标签: 拟人的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