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为此曲——向阿炳致敬

爱语录 67 0

谁能为此曲

  ——向阿炳致敬

  二胡曲《二泉映月》是阿炳(华彦钧)的心血之作。阿炳是位民间艺人,双目失明,一生坎坷。

  五十年代初,杨荫浏等音乐工作者到无锡,找到数年不操琴的阿炳,录下了《二泉映月》等作品,弥足珍贵——不久,阿炳即离开人世。

  据说,阿炳的胡琴很特别,用很粗的老弦和中弦,而且不用千斤(千斤是琴把上扎住琴弦的绳子,用来定音高的),全凭手法手感演奏,这是很难的技艺。阿炳的弓法与众不同,有一股拗劲,象古体诗。

  阿炳的录音现在很难听到了,我们听到的多是闵慧芬、蒋凤之等名家的演奏,还有改编的民乐合奏或管弦乐曲。老实说,我不太喜欢合奏的。合奏虽然和声丰满、层次清晰、音色多样,但是,过分的精致,繁复的修饰,象景泰蓝,或者晚清妇女服饰上的镶边,显得小家子气。

  还是一把胡琴好啊。

  不衫不履,落拓不羁。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相交遍天下,知心能几人?人即是琴,琴即是人。人琴和一。

  《二泉映月》的开头有一句短小的引子:

  0 6 / 5 6 4 3 / 2 —/ (第二个小节线上有个任意延长符号,2上有颤音记号)

  一般音乐辞书的解释是:从头便是断肠声。

  演奏效果是这样的:(略带激昂地)0 6 / 5 6 4 3 /(停顿、延宕3~5秒钟)颤弓奏出: 2 —

  听起来象是:欲言又止,泣不成声。许多年,许多人就是这样演奏的。

  我有一点疑惑,是不是有点夸张,故弄玄虚?

  如果平实、沉稳、不动声色地奏出:0 6 / 5 6 4 3 / 2 —/

  是不是更显得饱经风霜、心如止水、渊挺岳峙、棉里藏针?

  胡琴是从西域传入中土的乐器,在乐器谱中排名卑下,是引车买浆者流的俗乐,离庙堂远,离江湖近。二胡的音色凄苦沧桑,宜于荒村野店,一灯如豆,萧萧雨歇。金庸在《笑傲江湖》中让莫大先生操二胡,以写其悲凉落寞。同门的刘正风是好琴萧雅乐的,二人喜好不同,互不往来,足见雅俗之别。

  《二泉映月》有两个基本的乐句(主题)。

  第一主题在中低音区洄旋,像是沉思、回忆,呼吸绵长,英气内敛。舒缓从容的节奏,潜藏着引而不发的自信和自尊。

  应当是中年以上的男子,着青布长衫,困顿倔强,乱发黑须。心事茫茫,前路遥遥。总是在路上,单人独骑。长亭短亭,千里万里。相遇或分离,追寻或逃避。闻何闻而来?见何见而去?

  酒是要喝的,愈烈愈好。草草杯盏,昏昏灯火,长安月小而壶中天长。郁积于心的旷世忧愁,用酒滋润,以琴抒发。

   第二主题递进到了高音区。长久的羞辱或惊惧,凝结成冰,纯青透明。死便埋我,穷途而哭,岂是你的心性?你知道自己的宿命。你醉眼朦胧,步调腾云,向着那个期待以久、命中注定的结局逼近。目光如电,剑气纵横。

   顾随说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云:千古骚人志士,定是登高远望不得。登了望了,总不免泄漏消息,光芒四射。不见阮嗣宗口不臧否人物,一登广武原,便说:“一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陈伯玉不乐居职,壮年乞归,亦像煞恬退,一登幽州台,便写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况此眼界极高、心肠极热之山东老兵乎哉?

  文武之道,其实相通。太极拳理源自老庄,无为无不为;“解构”就是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

  两个主题交叉变奏,层层递进,仿佛两个自我的争鸣:进还是退?出或者处?顺守或逆取?豹隐还是龙飞?眷恋或者决绝?坚持还是放弃?To be, or not to be?

  寒冰掌,火焰刀。柔若无骨,刚可断玉。冰炭同煎,阴阳相济,真气鼓荡,太极无极。一步一步的追问,抉心自食;一分一分的逼近,电闪雷鸣。

  追问有没有答案?逼近有没有结局?

  结局就是开始,答案就是问题。

  ——如入火聚,得清凉门。

  假设一下,让骚人词客挑一件称手的乐器:陶渊明是要挑(无弦)古琴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东坡会选萧吧?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稼轩当用古筝,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铁骑渡江初;白乐天是要弹琵琶的;太白才高,不用乐器,绣口一吐即半个盛唐;至于二胡,还是请少陵野老细细地苦吟: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岁暮阴阳催景短,天涯霜雪霁寒宵。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仿佛是为二胡度身定造的句子,沉郁雄奇。

  小泽征尔来华,听了独奏的《二泉映月》,泪流满面,只说了两个字:深啊。

  是啊,太深了。

   《古诗十九首》之五: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阿炳录音的时候,这个曲子其实并没有名字,是杨荫浏先生为之取名为《二泉映月》。也许,《二泉映月》有无限多种解释的可能。以武侠解,以诗词解,只是许多可能中的一种。

  阿炳没有上过什么学,从小跟随在道观里做乐师的父亲学习音乐。他平生创作了七百多首作品,留存人间的仅有六首。阿炳只有一张一吋头像存世:礼帽,墨镜,短髭,困顿倔强;约摄于1938年春,时年45岁。是有关人员从堆积如山的档案资料中找到的,取自日本侵华时期阿炳的“良民证”。

  华彦钧——这位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家,行吟于街头巷尾,茶楼酒肆,胡琴萧瑟,竹杖等身,倾听人世的喧哗,肉博暗夜的空虚。

  深入内心。

  殊不知——人心里,卧虎藏龙。

标签: 致敬烈士的短句子10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