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寒哲理诗歌赏析

爱语录 66 0

剑寒哲理诗歌赏析

   帅哥剑寒以精妙的哲理诗歌让利剑发出了耀眼的寒光,受到论坛朋友们的欢迎。南心从学习角度,试着分析剑寒的思维方式,可能水平不够,就权当是学习笔记吧。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和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哲理诗就是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剑寒的一些哲理诗,如“二胡”、“白纸”、“土地”和“落叶”等等,是作者应物、迁想而得的哲理诗,其本身就是剑寒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是剑寒对人生、对社会的睿智地思索和深刻地体察的结果。“幸福”、“人”和“太阳”等则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服人以理、动人以情。相信剑寒对哲理诗的创作有助于提高对事理的认识,辩正地分析客观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能力。

   哲理诗歌的背景。

   中国传统诗歌发展到宋朝,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转变:由唐诗的以意象取胜转而喜欢谈哲理。一般是在因偶有感悟而发,用比喻的手法。

   剑寒采用的哲理诗的方法之一是,在诗中描绘出几个形象,然后用假设句和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幽默诙谐,意新理妙地揭示某个深刻的哲理。如“二胡”,用似万年的哀怨,穿透时空的隧道,忧愁弥漫,落叶含泪描绘出一个人手拉二胡的形象,然后用谁在倾诉,这绝世的悲哀,从那里开始,又会在什么时候结束,一曲,紧接着一曲等句子作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好像没有答案,但实际上已揭示了这就是二胡的特征和二胡所奏出来的悲怨效果这一道理,好像不是哲理,但却形象地描绘出二胡这一乐器的特征事理。请看剑寒的“二胡”:

   二胡(剑寒)

   似万年的哀怨

   穿透时空的隧道

   忧愁弥漫 落叶含泪

   谁在倾诉 这绝世的悲哀

   从那里开始

   又会在 什么时候结束

   一曲

   紧接着

   一曲

   如果说“二胡”的哲理性还不是很强的话,那么剑寒的“落叶”则旗帜鲜明地用了上面的方法,用落下去,风没有错描述了树叶下落的形象,而用谁让树 不再挽留反问,幽默诙谐,精妙地揭示叶是因为树停止向叶供应营养,因此叶枯萎而落的深刻哲理。这个哲理在生活中也有普遍意义,如不向朋友付出真情,朋友会离你而去等等推而广之的道理。请欣赏剑寒的“落叶”:

   落叶(剑寒)

   落下去

   风没有错

   谁让树

   不再挽留

   剑寒的哲理诗的第二个写法,就是采用明白晓畅而富有深意的方法。暗示一些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的事情,从而揭示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让人有顿然醒悟的感觉。如“瞎子”,失去了光明,才能明白光明的意义,虽然这是一个明白晓畅的道理,但其深意的是还没有失明的人如何是否能真正体会这个道理,事实上用“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就足可以说明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土地”也说明这个哲理,虽然易懂,但究其深意,还有很多说不完的道理呢。“智慧”更是一种让佩服的精妙之作。下面请欣赏“瞎子”和“土地”和“智慧”原文。

   瞎子(剑寒)

   因为失去了光明

   才明白

   光明的意义

   土地(剑寒)

   一辈子

   被别人 踩在脚下

   却从未有过埋怨

   智慧(剑寒)

   一句话

   足以让整个世界

   为您折服

   剑寒哲理诗的第三个写法是在前面写出很容易明白的句子,而后面则带出结论。如“人”中,就说明了比动物聪明的结论,同时又说明了比动物愚蠢的理由。

   人(剑寒)

   比动物聪明

   因为会思考

   比动物愚蠢

   因为思考 过了头

   剑寒哲理诗的第四个写法是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出自己的感受,说明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这种写法在“露珠”中甚为明显。在这首诗中,用不慎落入人间的凡尘的嫦娥的眼泪,形象的描写了雨露,并写出了作者对雨露偏爱的感受。然后用让勤奋的生命,亲吻你圣洁的玉体,让懒惰的灵魂,无法窥见你的容颜等句子说明了勤奋与懒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露珠(剑寒)

   传说你是嫦娥的眼泪

   不慎落入人间的凡尘

   依偎在绿色的怀抱

   化作透明的晶莹

   就象人间的神话

   总是出现在清晨

   让勤奋的生命

   亲吻你圣洁的玉体

   让懒惰的灵魂

   无法窥见你的容颜

   当然,剑寒也不是完人,不一定他写的每一首诗都有深刻的哲理,如“雷锋”,如果把这首也叫做哲理诗,未免牵强,但也许剑寒自己也不把这首诗当做哲理诗呢。不过这个道理还是要的,我们还是要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啊。下面是“雷锋”原文:

   雷锋(剑寒)

   这个人 死了

   可是我们还要向他学习

   他是精神的财富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就其中的每一种事物来说,也是复杂变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管怎么看,必须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能要高瞻远瞩,总揽全貌,这样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如果我们细观世界,哪怕是微小之处,也能发现很多哲理呢。

标签: 哲理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