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读过石头记的人,可能永远无法理解和体会入局者的痴迷,关于红楼好看已毋需赘述。笔者大俗人一个,亦是书斋枕畔得隙便入,一经上手便不忍释卷。品读红楼最妙之处在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无论是才高八斗的骚人墨客如胡适鲁迅张爱玲周汝昌之流……亦或是我等江湖市井贩夫走卒,每个人都能对红楼人物提出各自视角下的独特解读,而且据理力争百评不厌,居然还乐此不疲。如此耐读而又贤愚皆宜的文字,国学之中绝无仅有。
笔者从来只读八十回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希望今生有缘能读到后二十八回,不过估计希望渺茫,一如才女张爱玲生平三憾——首憾海棠无香,次憾鲥鱼多刺,最憾者莫过红楼无尾。
众所周知,开启红楼的总钥匙藏在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宝玉困卧侄儿媳妇可卿香闺,梦境中跟随警幻仙姑神游太虚幻境,品评十四首判词和曲子,窥到了薄命司十二金钗的悲凉宿命。细心读来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个独特现象,其余十一正钗都是各自成章,唯独黛玉和宝钗词曲始终合二为一。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曲子: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初读者无不狐疑——为什么曹雪芹会这么写?
及致读到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语,潇湘子雅谑补余香’,脂砚斋回前批: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钗黛合一,脂砚斋盖棺定论!可惜的是‘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恐怕无福一睹了,憾!憾!
同时此段批语也是笔者坚信总书一百零八回的依据,36×3=108嘛。至于是或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连第一回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也还有人认为是纯属巧合呢,个人看法实在勉强不得。还是那句话,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红楼亦是如此。
钗黛本一人,却分两笔写,一对妙人双峰对峙伯仲难分,并列十二金钗之首,但大相径庭的处世方式,悲喜交加的迥异命运,自石头记问世以来便一直让各路拥趸唏嘘感叹。
对林黛玉这个当仁不让的女一号,惜墨如金的曹雪芹下笔却毫不吝啬,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黛玉是绛珠仙子转世,仙子的美貌已经不是凡间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寥寥笔墨宛若素描,留给了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之后通过侧面描写宝琴愿与之亲近,妙玉觉得其不俗,再次品度黛玉,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形象才算塑造完毕呼之欲出了。
以上是形象气质方面,再来看看黛玉的内心世界。
心理学讲性格决定命运,个性决定行为。一个人的立世态度和处事方式首先要受到家庭出身的影响,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成长环境。
黛玉身出书香钟鼎仕宦名门,自幼毋需钻营生计,故虽饱读诗书但却浅谙世故,平静的大家闺秀生活被母父先后离世打碎,无依无靠之下寄养在外婆家。从正牌儿主子小姐到时时处处看人脸色的亲戚,身份和心理上双重的转换和落差,让她养成了敏感多疑而又自卑自负的性格。而偏偏又是聪明绝顶目不揉沙,无数烦恼便因此而来相伴一生。
经济上不能自立,让黛玉骨子里一生抹不去自卑二字。初进贾府,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她小心翼翼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书中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中,接到薛姨妈委托周瑞家的送来的宫花,黛玉劈头就问‘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得到肯定回答后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作为贾府资深老仆人,周瑞家的一声儿不言语,但心中腹诽断然不会没有吧。
黛玉的另一种自卫方式是拿别人开涮但绝不容许被人取笑,她可以仰仗自己的惊世才华和牙尖嘴利讥讽刘姥姥‘牛,母蝗虫’,甚至宝玉 ‘蠢货’,宝玉无限宠爱自然不与她计较。史湘云吐字饶舌,黛玉就取笑她将来嫁个‘爱哥哥’,但湘云哪里是省油的灯,笑言她像戏子龄官,黛玉就受不了,这都源自她内心深处深深的自卑情结,而由自卑引发的没有归属感,令黛玉短暂一生始终敏感忧郁心无所寄,这点从葬花词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和咏絮词中‘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可见一斑。
再就是高洁的品性、超卓的悟性和对自由的追求。
葬花词中‘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以及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无不表现出了黛玉无暇的心性。而如庄子般喜欢追求绝对的自由,宝玉如此,黛玉更不例外。书中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宝玉湘云黛玉两处受气,写下一偈‘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不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自以为悟道,却被黛玉劈头问呆,指出‘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但尚未尽善,自添两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二八不到的少女对禅机如此颖悟,连脂砚斋都不禁拍案叫绝,‘此又深一层也,去年贫只立锥,今年贫锥也无’,感叹‘非颦儿第二人无此灵心慧性也’,宝钗亦叹服‘实在这方悟透’,并顺势讲出五祖弘忍和六祖慧能那两阙佛偈。追求自由,是天才的天性,而丝毫不加掩饰追求自由的行径,一定非俗人所能为。
先天家庭出身和后天成长环境,造就了黛玉鲜明独帜的个性和性格,也就注定了她一生行为不被世人理解,一生难得几日快乐的凄苦命运。而同样是个性和性格,决定了宝钗一生表面上令人艳羡的成功和骨子里深深的、不为人知的悲哀。她有着比大观园其它女孩儿更深邃更敏锐的眼光,而且已经看透了现实的冰凉和残酷,为了生存,有些东西只能默默的、违心的隐藏在心底,看透而不能说不能做才是伤入深髓的悲哀。
宝钗出身在皇商世家,自幼家传身教耳濡目染,早已习惯了官场商场的见风使舵和八面玲珑。时时处处占据高点洞悉利害,养成了她处事不动声色之间对分寸的精准拿捏,展现出来的圆滑老到甚至虚伪,是历来拥林贬薛派最诟病宝钗之处。但在笔者看来,这实在是宋玉无罪怀璧其罪,拜成长环境所赐的宝钗天性并非如此,
虽同寄居贾府,但宝钗不同于黛玉的是经济上完全自足,一个随分从时、敬上爱下的端庄淑女,令贾府上下从主子到奴才都乐于与之亲近。而这让黛玉看在眼里愈加羡慕嫉妒,愈加顾影自怜。
对比黛玉的单纯,宝钗展露出来的是更为复杂的多面。淳厚豁达的天性,再加上天生丽质冰雪聪明饱读诗书又肯顾全大局,让人看到了她作为一名旷世才女的多面性。从规劝黛玉读正经书、别移了性情到苦劝其兄薛蟠不要胡作非为,再到协助探春打理荣国府,将大观园分包给下人劳作以节省开支……让读者真切领略到了宝钗在经世理家方面,隐隐是一个超越秦可卿和王熙凤的未来管家少奶奶形象。
除了才干出众,宝钗性格中还闪烁着雅量容人、乐于助人的人性光辉。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黛玉失于检点随口吟出‘牡丹亭,西厢记’句子,四十二回宝钗的善意隐瞒和谆谆劝导,以及后来二人的取笑打诨,令黛玉敬服‘到底是姐姐,要是我,在不饶人的’。情节发展到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则是黛玉宝钗二人彻底冰释前嫌情同金兰,姐妹深情款款溢于言表,及至以后的善解人意雨夜送燕窝等情节,宝钗以自己善良、容人的高贵人品,彻底令黛玉心悦诚服,至此宝黛正式合二为一。
此外,书中宝钗对香菱受欺的仗义庇护,对代替史湘云蟹宴做东的慷慨大方,对邢岫烟赎当棉衣的体贴相助,无不表现了宝钗的善良、细心、体贴甚至义气。试问这么一个美丽高尚的妙龄女孩儿,被别有用心的政治宣传抹黑成阴险狠厉的封建卫道者,这种睁眼说谎的恶意曲解,是何等的荒唐!
以上述说了宝黛的各领风骚,再来看看两人性格上的共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深深共鸣——女儿天性和惊艳才华,再有就是对末世社会的厌恶和鞭挞。
黛玉最为人熟知的行为艺术当属葬花,而同是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的另一个经典桥段就是宝钗扑蝶。这一大段对人世间美好的华丽丽描写,才是真情流露的黛玉和宝钗,才是妙龄女孩儿应有的或娇憨、或顽皮、或机灵、或忧伤的美丽天性。关于这两幕经典人所共知,笔者就不再啰嗦。
才华方面不想多说,都是大观园内数一数二的人物,如果非要如俗人所愿分个高低上下,黛玉的诗胜在天资聪颖,妩媚灵动,而宝钗的诗学识渊博,浑厚大气。菊花诗和螃蟹咏单论文学成就孰高孰低?一时瑜亮见仁见智罢了,曹雪芹才是最高明的,是他写出了符合每个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的诗,你能说香菱的第一首诗不好,就代表了红楼诗词的成就不高吗?这显然是荒唐的,在笔者看来,无拘无束的诗词更容易创作,但量身定做、固定窠臼的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再看看最后一点,两人对社会现实的认识。
照本宣科来说,黛玉宝玉二人通常被美化为社会叛逆的典型,而被蓄意丑化的宝钗是封建道统的守护者,这种看法实在肤浅到令人啼笑皆非。十八回‘贾元春归省庆元宵’,黛玉诗《杏帘在望》中‘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种忙’,不是赤裸裸颂圣吗?但谁又能否认黛玉的确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极尽鄙夷不屑之能事的。黛玉对生活、对社会的要求更理想化,葬花词中‘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就是黛玉心中的理想王国。
而相较于黛玉,宝钗同样对这个末世深恶痛绝,还记得那首食蟹诗吗?‘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尽情嘲弄了市侩官员的昏暗无道、贪得无厌,如此辛辣无情的讽刺,理所当然成为古今食蟹绝唱。但纵观全书,舍此之外她很少有偏激之论,是因为她深知个体的力量不足以对抗这个世界,而是在反抗与忍受之间找到平衡,较之黛玉,这算是世故些呢,还是真聪明?
一言以蔽之,红学发展到今天,一些刻意的政治色彩应该被擦掉,而还原其真实面目了。与其说黛玉和宝钗是不共戴天的情敌,倒不如说她们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情同金兰,她们同时发现了对方身上自己缺乏的闪光点,倍加珍视以慰自心的失落,最后发展到了情同金兰手足,实现了曹翁心中完美的泾渭合流。
对比动笔前的深刻初衷,写来写去终觉浮浅,大概源于红楼太过厚重吧。篇幅所限,就啰嗦这么多,但回头一看,感觉还只是道出了宝黛冰山之一角,充其量只能算窥豹于一斑而已。煌煌一部红楼,无数精彩片段就像颗颗璀璨珍珠,留给沉溺其中的爱好者自己去串联吧。
【附】清西园主人曾有一段林黛玉论。……林颦卿者,外家寄食,焭焭孑身,园居潇湘馆内,花处姊妹丛中,宝钗有其艳而不能得其娇,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云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韵,宝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香菱有其逸而不能得其文,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其雅,洵仙草为前身,群芳所低首者也……
这个西园主人显然对黛玉钟爱到了极点,以此共飨深爱魂归离恨天的绛珠仙子拥趸吧。
明天周日,按照惯例该是【周日侃球】,想写一写关于足球、经济和国民性的深度思考,毕竟足球是笔者钟爱。国足兵败叙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后的世界杯前景,就如同当下宏观经济中的‘调结构,转方式’,都让人堵心哇。另外,笔者注意到【周日侃球】板块关注者似乎并不多,以后就不固定了,遇到精彩比赛或一时心血来潮就聊聊,令人意兴阑珊的周日,笔者偷个懒儿读者也歇一歇,如此可好?
‘阿甘看天下’,不说违心话,期待关注公众号交流。
标签: 看透了人心社会的现实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