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内图片来自:好像还没人发过——新版宝黛钗造型曝光(图)
虽然之前已经看过了,但那会还是想着不会真的全这样吧,结果这次曝光出来的还真的是,已经完全不觉得这些角色的演员有多重要了,这个造型实在太令人痛苦了,十分不幸的是红楼梦与服饰都是我的最爱,投入其中至今不能自拔,看到这些造型,已经无法说是震惊了,我现在搞不清楚古代文学作品算不算文化遗产,除了作者署名权以外好像基本就是个无主的东西,想印的就印,想拍的就拍,没人管,人人都可以从其中获利。再看看其他的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的),如果把故宫太和殿改建成摩天大楼会怎样?把长城建成高速公路会怎样?把古琴改造成电子乐器会怎样?昆曲演出改穿西装改唱蓝调改跳钢管会怎样?会有人接受吗?会!国家会干预吗?会!那么我们的文学作品也是古人的心血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又是什么境遇呢?以前的种种翻拍以及“改编”就不说了,现在的西游要拍成魔戒,唐僧变成硬朗小生,红楼就完全天马行空成了叶锦添的服装表演秀,所有人都会喜欢吗?不会!国家会干预吗?不会!对于作品故事本身倒也没人敢大改,改了就没人看了,可是人物造型、演员挑选可以完全不顾作品原文,导演怎么想就怎么做,造型师怎么设计就怎么穿,而且拍出来会全国播,还有可能卖到海外去,搞不好火星人在飞碟上也能收到,赞叹宝钗穿的和尤达大师真像!古代文学作品就像面团一样,谁想捏成啥样都行,老百姓不看的可以不看,看不惯的也可以骂,越骂它越火——这是个非常奇怪的文化现象——火了就算成功了,下一个导演和造型师肯定就会按照这个思路来,还要更加超越之,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装剧会从早期的古典主义演变到现在的科幻主义,叶锦添无疑是当今古装剧的泰斗了,估计这次凭红楼能更上一层,下一个不知道还能糟蹋那部名著了,反正中国文学多古人多,挨个拖出来做他的模特足以支撑很久了。说起来,这些名著找谁诉苦去?那些被人扮演的古人找谁诉苦去?国家不管,法律法规没有保护它们的条文,老百姓根本管不了,整个不像亲生的孩子,不但导演可以随便下手,连外国人都可以拿着去恶搞来拍。曹雪芹十年辛苦,脂砚斋数度点评,血泪成此书,李少红和叶锦添小指头轻轻一碰就能推倒重来,正是郭德纲常说的:找谁评理去?!
要说文学名著,国外不知道有什么法规保护,为什么人家拍就能照着原文照着时代原貌来?如果叶锦添设计的这套造型用来拍《源氏物语》,日本人会怎么样?拍《茶花女》,法国人会怎么样?再者,他们国家没有一流造型师吗?他们自己拍的又是怎样呢?为什么看不到叶氏奇幻风格呢?国内改编翻拍名著也有算得上成功的,也有另辟蹊径的,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服饰布景也够吓人的了,人家拿着《雷雨》改,就干脆改的彻底,人物、时代、事件一律换新,借原著的主干发新芽,虽然终究长成了歪瓜裂枣,但于原著本身无伤,没人把那片子当作《雷雨》来看。奚仲文的设计也是任意发挥,也不会给原著角色带来影响,但是如果片子就是拍的《雷雨》,周萍、繁漪、四凤就穿成那样来演,那会是怎样的惊天巨“雷”啊!所人家作者也不是白写啊,什么角色,长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都是作者全力塑造的,是整个作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像《红楼梦》这样,作者不遗余力的描写角色的形象、衣着,甚至连衣服的款式、纹样、颜色、质地全部写出来,按理说造型师只需要照着还原,然后依照描写的风格去设计原文没有写到的那些服饰,力求能最完美地再现原著的内容,这样才算告慰九泉之下的作者,也才对得起原著的读者和影视观众。往俗了说,你拿着人家作品来赚钱,作者分不到你半分,你老老实实照着原文拍,算是对作者起码的感谢吧,不然你何不自己写个本子呢!这个导演想拍中国的魔戒,那个造型师想展示自己才华,你们为什么不彻底做原创的呢,自己找编剧写能代表你们想法的作品,爱怎么拍怎么拍,那才是你们能力的表现嘛,这才是创新嘛,一天到晚的糟践古人干嘛?要是你们的作品被人这样改心里能好受吗?
好吧,这是现代社会了,创新、卖点、赚钱是第一,哪怕你是古人哪怕你是文化遗产,在导演造型师眼里都是孙子,还不是亲生的,连法律都不保护的,比黑户还黑。在这里,谨代表广大名著爱好者对中国古典文学无私地为影视剧这个黑砖窑日夜不停地添砖加瓦表示感谢,你们辛苦了,还将继续辛苦下去!还有老曹,你一把辛酸泪算是没白流,现在可劲儿地哭吧,走,一块去哭。
(顺便说一句,这次叶锦添不仅黑了红楼,黑了古代服饰,连戏曲造型也一并黑了,大家的砖没法分开砸,你很幸运,没有人会追究你的,希望以后奥斯卡奖都是你的!)
大宝钗——白冰
大宝玉——杨洋
小黛玉——蒋梦婕
小宝玉——于小彤
小宝钗——李沁
标签: 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