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了另两个消失的节日——清明节习俗的来历

爱语录 54 0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近代以后也叫扫墓节,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传统节日。清明日在春分后的第15天,按古代的说法,处于仲春、暮春之交。

  清明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兼有自然和人文内涵,在今天,各地的节日活动虽然各有不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的基本主题是共通的。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气候规律而制定的。“清明”后天气变暖,雨水增多,万物都在此时脱去冬装,迎来春天的气息。在古人看来,“清明”是天地由阴到阳的一个转折点。

  “清明”又是节日,和单纯的节气不同,它同时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清明”是怎么从节气成为节日的呢?

  其实,清明节是融合了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而形成的。扫墓祭祖的礼俗来自寒食节,而郊外踏青则继承了上巳节的传统。

  说到“寒食节”,我们自然想到了介子推。在传说中,“寒食节”就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一直忠心地追随于他,并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回国做了国君后,封赏群臣,却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也不愿受赏,带着老母亲到绵山隐居。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去请介子推,介子推还是躲在山里,不愿意出来做官。晋文公就让手下放火烧山,原本是想逼介子推出来,谁知道,介子推宁肯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就下令: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后来就称为寒食节。

  其实,寒食节的起源并不是因为介子推,而是来自远古的“改火”习俗。《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从其他的一些先秦文献的记载也可以知道,从很古老的时候开始,北方中原地区一直就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因为仲春时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天上的雷电也容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就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称之为“改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以冷食度日,所以得名“寒食节”。《周礼》中提到当时有“司炬”一官,就是专门掌管“禁火”和“改火”事宜的。

  寒食节又被称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等,在冬至后第105天,清明前一二天。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禁火、冷食、祭祀祖先。寒食节曾是中国民间的第一大祭日。

  《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时间很长,最长的达105天,最短的也要一个月。长时间的冷食,不利于健康,所以曹操曾下令禁止。后来,寒食的日子有三、五、七天等不同说法。

  在汉代,寒食节这天,百姓家里不得举火,到了晚上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到贵戚重臣家里。这习俗一直沿袭到唐宋时期,苏轼的词作《望江南·超然台作》里的“且将新火试新茶”一句,说的就是寒食之后用新火煮茶的事情。

  但从唐朝开始,寒食节就慢慢被清明节所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大观》里说:“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到宋元时期,不仅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禁火、冷食、蹴鞠等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名下了。

  上巳节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历史非常悠久。《论语》里所说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最初的上巳风俗。

  汉代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上巳节的习俗在殷周时代就已经形成,朝廷专门设置了女巫进行主持。因为在这个季节交换的时刻,古人认为,天地之间的阴气尚未退尽,而阳气已然萌发,人最容易生病,所以应该到水边洗涤一番,晒晒阳光,称之为“祓禊”。“禊”就是“洁”,“祓禊”就是一种通过清洁自己而消除致病因素的仪式,同时可以祈求福祉降临。因为这个活动在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举行,所以称之为“上巳”。《周礼·春官·女巫》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在这一天,人们都去水边祭祀,临河洗浴,以求祈福消灾。

  在古代,因兰草香气袭人,所以被看作灵物,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进行斋戒的最好洗浴方式就是“兰汤沐浴”,因而就另有一种说法,上巳节的“洗浴祈福”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

  还有人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他们说,祓禊活动本是远古时期男女春日欢会、妇女祈孕的信仰行为,用兰草或香薰草药沐浴,都是为了唤起性欲。

  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总之在先秦时期,上巳风俗已相当盛行,甚至成为了一种制度,并有专门的人员掌管。

  在汉代,上巳习俗依旧流行。《后汉书·礼仪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后来,慢慢地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游春踏青等内容。晋代陆机有诗:“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写的就是上巳节祓禊、踏青的情景。

  到了魏晋时代,上巳节改在了三月初三(所以又称为重三或三月三),逐渐地变成了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称曲水宴)的节日,并由此派生出了另外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酒杯)放在水面上,任由它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且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王羲之《兰亭集序》里“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句子,描绘的就是这种盛况。魏明帝曾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东晋海西公也曾在建康钟山设立过“流杯曲水”。南朝刘孝绰的《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有两句“羽觞环阶转,清澜傍席疏”,也是对这种习俗的生动描写。

  后代沿袭,上巳节就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在唐代,上巳节是全年的三大节日之一。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唐朝时,皇帝在上巳节这天要在曲江池宴会群臣,共行祓禊之礼:“三月三日上巳之辰……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白居易的《三月三日谢恩曲江宴会状》一文详细记载了当时盛会的情况。

  因为上巳节的活动可以使男女相会,所以许多男女趁此时表达爱慕之情,这就使之成了中国古代的“情人节”。春秋时代,《诗经》里就写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时相爱之事,比如《郑风·溱洧》:“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到了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是把这种摇曳绮丽的风情烘托到了极致。

  但是到了宋代,上巳节就慢慢地被人们忘记,渐渐销声匿迹了。

  因为上巳、清明、寒食三节日期相近,上巳和寒食的节俗慢慢地都融入了清明节。融汇了另两个节日的清明节,逐渐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包括禁火冷食和郊游踏青等活动的传统节日。

标签: 柳树的描写优美句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